大公网讯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的首次“两会”(全国人大与政协年会)最关键的一幕尚未上演,马航失联事件已抢去了所有镁光灯与社会焦点。
“两会”失去民众关注
这两天在北京搭出租,司机们都在议论马航事件:飞机上哪儿去了?到底是不是恐袭?民航史上最离奇的事件……大家好像忘了“两会”还在进行。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政策议论公开平台,社会的舆论场,“两会”失去了民众的关注,仿佛也“被”提前结束。
一个司机大哥陶侃说,与社会失去联系,“两会”也失联了!
他昨天说这话时,“两会”的其中一会——全国政协年会刚闭幕,全国人大年会的闭幕式则将在今天上午举行。闭幕式后是中国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至此“两会”才算正式结束。
历时约两小时,全程电视直播的总理记者会,历来是“两会”高潮。今天它将勇夺多少眼球?就看李克强如何展示个人魅力,抛出多少佳句了。
说起来,今年“两会”确实干扰不断,3月1日的昆明火车站恐袭事件,3月8日载有150多名中国人的航班失联,期间乌克兰危机还持续升温。三面来袭的突发事件不但把民众对“两会”的关注打得七零八落,也需要中国领导人腾出手来处理。
随着中国国力继续增长,涉及中国与中国人的国际事件、意外必然继续增加,如果国内矛盾不寻求制度性解决方法,改革不争分夺秒推进,中国出现“未稳先富”的局面,那未来领导人在应对国内国际问题时,将更是应对不暇。由此可见,发展可以慢一些,改革真的不能止步。
“两会”失联的第二个启示,就是人大与政协制度与民众生活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相距还是太远。
其实,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获得好评不少,许多重点改革事项如延迟退休、不动产统一登记、存款利率放开时间表、民营银行试点等,都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了较明确的答案。
一些敢言的政协委员也继续发挥作用,如老牌“大炮”钟南山炮轰医改,新生代“大炮”孟学农讽刺官员出书是浪费纸,这些火光四溅的发言都让群众很满意。从记者参加的几次政协、人大开放团组活动观察,讨论的质量较过去有所提高。
但作为近5000人参与的大会,“两会”的议事效率还是比较低,形式主义问题有待改进。名人政协委员开会时出溜的情况也继续发生,像《中国青年报》报道,前天政协最后一次小组讨论,文艺28组的48名委员中,包括赵本山等17位委员不见影踪,“桌签那里只有空气”。
人们还是要问,这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能发挥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功能,代表人民权益的比例有多少?
借用孟学农批评官员出书的思路,“两会”减少一点委员和代表人数大概不是坏事。
制度不改变,人数精简与精选些,效率就可以提高。中国领导人说,改革需要勇气,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改革不妨也从“两会”组织形式想想,相信也有助于节能环保与低碳经济理念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