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经济下限“须保证充分的就业”

2014-03-14 01:42:22| 来源:大公网| 我要分享
字体
||


 

\

图:13日,北京火车站的大屏幕上正在直播李克强总理记者会 中新社

  大公网3月14日讯(记者倪巍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四在京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且更复杂,今年GDP增速定为7.5%左右,考虑了保就业、惠民生,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问题。他说,GDP增长预期目标是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都能容忍,但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并使居民收入有增长,这就是中国经济的下限,“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我们更关注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近期又有外媒“唱空”中国经济。李克强据此回应,去年最大的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但中国最终顶住压力完成了全年经济主要预期目标。

  事实上,去年国内中央财政收入一度出现负增长,金融领域更现所谓“钱荒”,克强经济学中的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增幅亦大幅回落,国际上出现了“中国经济或硬着陆”的舆论。李克强说,去年国内财政及货币政策运用空间有限,宏观调控面临多难选择,但中央及时提出“增长和就业不能滑出下限”、“通胀不能突破上限”的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及方式,并在明确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同时,着力促改革、调结构,最终达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预期目标。

  保就业经济增速须合理

  去年国内就业及居民收入指标均超预期达成,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上述指标再度被强化。报告称,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4.6%以内,城镇新增就业应达1000万人以上,同时年内应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用李克强的话说,“现在全国每年要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千万人以上,还要给六、七百万新增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有一定空间,所以要有合理的GDP增速”。

  “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李克强透露,曾在基层访问过一些“零就业”家庭,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他补充说,今年的GDP增速预期目标是弹性的、有容忍度的,经济下限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

  在谈及经济形势时,李克强指出,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同时还需兼顾提质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标的实现需找出合理平衡点。他认为,中国经济有巨大的潜能和韧性,加之决策层已有了去年应对经济下行的经历,“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年内经济目标料能实现

  调低GDP增速有助于为结构改革提供更大空间,有利于中国中长期内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稳增长是为了确保就业合理增长和劳动市场的稳定。

  “就业比GDP更实际,它与国民福祉密切相关。”交银金融中心研究员陈鹄飞相信,将就业作为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限指标,与全球执政者的目标相一致,“美联储政策锚定的也是就业问题,李总理反复强调就业与GDP的关联,更多是希望国民安居乐业”。

  陈鹄飞说,年内经济无失速之虞,全年GDP目标料能实现。他解释,当前国内信用扩张机制仍存,当局可藉此发挥金融调控和删选功能,对重点行业进行信贷扶持;另一方面,在城镇化进程延续背景下,内地很多城市地铁轨道有一定的扩张空间,与人口市民化相关的需求亦极大。此外,就业目标一旦达成,居民收入也会随之增长,并促使消费再现回升,“居民收入达到一定阶段后,会衍生出更多需求”。

  • 责任编辑:郑学友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 繁体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