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再证明 香港和内地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主持人:具体讲您认为香港今后发展的方向、思路是什么样的?
陈勇:其中一点,刚刚我们3月8号人大有一天假期,那一天也是我们香港大屿山发展咨询委员会的会期,我9号晚上晚机回去,第二天早上参加了这个会,特首和发展局的局长都是主持和发言的。在会上我就提了一个建议,如果我们港珠澳大桥三年之后通车的话,整个珠三角地区变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的亮点,这个可以带动港澳和珠三角地区开发更多的潜力,带动更多的经济的动力,这个是大的。另外一方面,在香港我们看到,在新界地区其实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包括新界东北、新界西北,因为新界东北最靠近罗湖,所以很多内地的游客对那儿很熟悉,然后大屿山发展,这一个“钻石三角”就是香港新一个阶段的经济腾飞和发展的亮点,这两个三角互相配合,就可以把我们香港的新界和我们港岛,乃至全港再进一步提升,这样就为我们香港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未来几十年香港的各界朋友尤其下一代,肯定在里边会收益良多的。
主持人:陈代表刚才提到的两个“钻石三角”概念非常振奋人心,具体到香港内地应该怎样去推动和促进这个“钻石三角”尽快地繁荣起来呢?
陈勇:这一点我觉得具体很多方法,香港有很多专业人士,或者两地很多部门的领导或者官员都有很详细的感受,但是我自己感觉在社区里边市民的感觉思维方面,如果用内地的语言叫解放思想,在香港叫大家要放开自己的想法。怎么样放开呢?以前因为香港英国人统治了那么多年,回来之后大家是一个家庭,始终有一些朋友的思维可能还没有变成一个大中华的概念,或者两地的合作和共荣,这个是大家一起可以发展,就等于新加坡的李光耀曾经每一次到香港他都讲,而且这个论点他经常重复的,他说香港这个地方太好了,又靠近自己的国家,国家对你这么支持,而且你的地理位置这么好他说如果它有足够大马力的拖船,会把新加坡拖在香港旁边。他的思想就是说我们整个是生命共同体,我们的思维要更多的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不要有个人的想法,这个我觉得我们现在21世纪的世界已经不是这种思维了,而且他那种想法,对外排斥的话,我们觉得绝对不是香港主流的思维,这种想法很狭隘,而且很自私,除了不道德有时候还是违法的,应该大家开放思想的时候,怎么样令香港和整个国家发展这个列车大家共荣,挂在一起,另外我们怎么样将我们的优势和国家的发展连接在一起,就如总理所讲的内地城市的现代化和打造新市镇,这恰恰是香港过去这么多年走过来的模式,我们可以互补,这样700万人在整个13亿里边,足够有很多的机会可以令我们发展。对内地来讲,借鉴香港很多走过的路,可以趋吉避凶,这样的话可以避免犯一些错误,哪些可以把它利用得更好。我们留意到内地现在对香港这方面互相参考,越来越紧密,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尤其青年人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我相信将来的发展会很大,这一点我想补充多一点。李克强总理前两年到香港的时候已经给香港很多青年的才俊讲明了一个政策,你到内地名牌大学去升学,这个是优先优惠的政策。另外我们特首也讲了,就是和政策也互相配合的,香港的青年人,内地70多所主要院校收了他之后,香港特区政府在这方面有资源的资助,这方面我们看到,如果年轻人能够更了解港情国情,更了解整个国家发展的脉络和趋势,发展的机会很多,将来的空间不单单是香港这个地方,是整个大中华区,这种思维大家了解的越清晰,我相信对前景的信心和动力越强。
主持人:您建议大家像内地说的解放思想,把眼光放得更高一些,认识到香港和内地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两地共同繁荣,才能创造更多的机会和价值。
陈勇:对,这个也是历史上一直证明,如果国家不发展好,香港很难独善其身,如果国家发展的好,香港在南大门分享的红利是最优先和最多的。
主持人:也能够借着这种意识消除两地之间的摩擦包括情绪上的负面的情绪。
陈勇:就像我的老师和校长讲的,了解是爱的开始,我们很多香港的朋友要补回了解民族历史这段课程,了解了之后大家就会发现,原来我们互相之间很多年之前到现在都是那么紧密,而且大家内心的深处是互相深爱着的。
主持人:只有了解了才会更加荣誉的亲情感。
陈勇:对。
微博关注:
大公网
嘉宾介绍
两会专访
两会策划
- 繁体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