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会掌管国家预算权力,是现代政体的基本标志。既然现代国家是民主的或者人民的,那么国家的钱怎么花,自然交由人民选举的代议制机构来决定。这作为一种政治观念,说起来很容易,全球公认;但是具体如何实现国家“钱袋”的科学、透明、有效管理,就是一项艰难的国务了。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现代民主国家,其国家预算决策以成熟、严格和科学著称,但有时也出演政府“关门”的闹剧和利益输出的丑闻,背后反映的政治现象饶有趣味,亦发人深思。
世界上最难念的“财政经”
美国的财政经怕是世界上最难念的。2012年美国的联邦财政预算计划总额达3.7万亿美元,是中国中央财政预算的近五倍,也是世界上花钱最多的政府。如何决定这笔巨账的拨付和使用,权力主要掌握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手中。美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赋予了美国国会掌握国家的征税权、举债权和拨款权,再加上在财务方面的监督权,使得美国国会掌握着包括收入和支出在内的全面的“钱袋子权力”(Power of Purse),成为美国国家财政的“管家主妇”。在这之中,政府财政预算的审议、决定和监管,又是美国国会最主要的财务权力和工作内容之一。
当然,“分权制衡”的政治设计不会让国会在预算程序中一手遮天。花钱的权力还掌握在总统手中。因此,每年美国联邦财政预算的出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也随着总统和国会的博弈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步自然是总统先提出他想花多少钱。每年1月初,美国联邦政府会提出下一财年的预算计划。各政府部门想要花多少钱、合理性何在、预计效果如何,都要在方案中详细报告。白宫编制这样的文件是十足的技术活,要从所有的政府部门中收集、整理和精算数据,耗时费力,还要“讲政治”,能够平衡部门间的利益冲突。
当总统的预算方案提交到国会后,国会就开启预算立法程序——注意,不是批准程序。因为宪法规定预算案的提案权掌握在众议院。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总统辛辛苦苦搞出来的预算计划只是一个“建议”,国会可以参考,也可以完全不理会。无论怎样,国会需要自己提出一个真正的预算案,然后表决通过。
这时候技术门槛的问题就又出来了。总统方案中的那一大堆专业数据,不是每个议员都看得懂的。国会各委员会的委员们即便对相关领域相对精通,也干不了一个会计师的活。因此,国会议员们也有一帮技术人员帮忙。这就是至关重要的“国会预算局”。在“国会预算局”的专业人员帮助下,从2月份开始,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各委员会开始围绕自己职责范围举行听证会,传唤政府官员解释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国会预算局也会为国会议员提交自己的专业建议报告。根据这些信息,各委员会做出预算评估,并在两院的预算委员会形成一份初步的预算共同议案。大概到4月份的时候,参众两院会分别就自己的预算共同议案进行表决,在预算授权总额、赤字、债务水平等关键数据上形成基本框架。
有了共同议案作为基本方向,众议院各委员会和拨款委员会各小组开始拟定正式预算授权法案和拨款法案,并先后提交众、参两院全体表决。如果两院意见不一致,还要组成联合委员会进行协商和再次表决。通常来说,一份年度预算案的最终通过要在国会经历10次左右的投票,最少历时数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