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京华周刊》2011年第17期,作者:时延春 郭田珍,原题:《卡扎菲曾来中国买原子弹》。
作为中国前驻利比亚参赞,前驻也门、叙利亚大使,时延春与卡扎菲、阿拉法特、穆巴拉克等中东国家领导人有过直接交往,被卡扎菲称为“翻译兄弟”,他亲历了卡扎菲与中国交往的一些重大事件。
目前,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已经接管全国权力,但是卡扎菲还没有被打垮。卡扎菲声称决不妥协,他认为作为一名军人,像英雄一样战死是军人的荣耀。依据我对卡扎菲性格的了解,他不会轻易屈服。
9月12日,中国宣布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执政当局和利比亚人民的代表。历史上,卡扎菲与中国的关系,有过起伏。卡扎菲为人为事很投机,也可以说是个实用主义者。他有求于中国的时候,就跟中国搞好关系;和西方关系好的时候,就跟台湾搞点小动作。
周总理电贺九一革命
利比亚长期受外国统治,1951年获得独立,成立利比亚联合王国,伊德里斯一世为国王。1959年,台湾当局与利比亚亲西方的伊德里斯王朝政府“建交”。
二战后,亚非拉掀起民族主义浪潮。1952年,埃及军官纳赛尔发动革命,推翻法鲁克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国,彻底驱逐英国殖民势力。由此,阿拉伯革命风潮席卷中东北非。
1969年9月1日,自小崇拜纳赛尔的卡扎菲发动“绿色革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成立,卡扎菲掌握大权。
周恩来总理致电卡扎菲,表示热烈祝贺。对新独立的国家或新政权上台,我们政府都会做出这种礼节性的祝贺。卡扎菲复电表示感谢。
1970年8月,卡扎菲派他的副手贾卢德总理访问中国,贾卢德访华是有图谋的,具体内容并未公开报道。
当时的世界形势是这样的。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占领了整个巴勒斯坦,很多巴勒斯坦人被迫流落到其他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1970年3月,阿拉法特访问北京,周总理会见了他。
卡扎菲深知中国同情巴勒斯坦解放运动,就派二号人物贾卢德来中国购买原子弹,说是对付以色列。其实,他还有一重目的,那就是拥有核武器从而成为中东大国,起码可以在中东地区称霸了。
卡扎菲非常狡猾,他知道中国有个台湾问题。他就拿中国一手,你卖原子弹给我,我就跟台湾断交。他也深知,当时中国虽然是拥有原子弹的五大国之一,但是中国的经济实力还是很薄弱,所以,贾卢德是一手提着巨额美元,一手握着“与台湾断交”这个砝码,来到中国的。
跟贾卢德谈判的是当时的外交部部长姬鹏飞。
8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贾卢德时转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我们不怕原子弹,也不拿原子弹吓人,更不会拿原子弹做买卖搞核交易。
据说,毛泽东曾对周恩来说,中国再缺钱,也不能为了和利比亚建交就卖原子弹。毛主席因此还非常生气地痛斥到:“这么讨厌的卡扎菲,太狂妄了!”并指示外交部,不要安排贾卢德与他会见。
在当时,只要是第三世界的外宾,毛泽东一般都要礼节性地见一见,但这次,贾卢德没有见到毛泽东。当时毛泽东身体很好,不久前刚会见过非洲马里、几内亚的部长,这次偏偏不见利比亚总理,说明了毛泽东并不看好卡扎菲,或者说反感卡扎菲的原子弹交易行为。
在这里,有几点很明确:贾卢德确实是来买原子弹的,并且被中国拒绝了。毛泽东确实没有接见贾卢德。至于毛泽东是否痛骂过卡扎菲,这就是演绎了。
前几年,我从驻叙利亚大使退下后做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编了一套阿拉伯世界一位作家的小说,其中,有一段文字就影射了这段历史。说是,卡扎菲派人携带巨款来中国买原子弹,中国一时有所犹豫,因为中国当时很困难嘛。当然这是小说的演绎,中国非常明确地拒绝了这笔交易。
被中国拒绝后,卡扎菲没有立即和台湾断交。
1971年6月,卡扎菲在某个场合表示:“我们宣布在外交上完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九一革命前夕,周恩来总理致电卡扎菲,祝贺利比亚革命胜利二周年。
当年10月26日,在联合国大会上,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联合向大会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提案。利比亚是投票赞成提案的76个会员国之一,中国得以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毛泽东曾说:“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中利两国在1978年建交,利比亚与台湾断交,但是互相保留了办事处,对外说是民间的,实际上是官方的。我们曾多次提出强烈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