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7成哮喘及慢阻肺病人無正確使用吸入式藥物

  學會會長崔俊明(右)稱,六月推出手機應用程式,病人用手機掃瞄藥物包裝上的二維碼,就可看到使用步驟的示範片段。

  大公網5月2日訊(記者吳卓峰)今日是「世界哮喘日」,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就哮喘及慢阻肺病的七類藥物進行研究,發現部分吸入性藥物使用步驟繁複,削弱藥物成效。

  學會會長崔俊明稱,很多病人未有在服藥前搖勻、使用前未完全呼出肺部空氣、未有在按壓藥筒的同一時間吸入藥物、按壓時沒有足夠停頓時間等。

  現時香港有超過33萬名哮喘病患者,學會研究發現,約六成人會使用較常見、外觀呈「J」型的「壓縮吸入器」。崔俊明指出該藥劑的缺點,例如成份包含類固醇和氣管舒張劑、講求手口協調、沒有劑量顯示等問題。

  學會六月推出手機應用程式,病人用手機掃瞄藥物包裝上的二維碼,就可看到使用步驟的示範片段。


扫一扫,关注大公网《晨读香江》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孟展 DN029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