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香港在线 > 香港政情 > 正文

热闻

  • 图片

为“反对派”正名之“疑惑篇”

子曰,“必也正名乎!”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于是,朱确、悬武议政,也得先搞一番“正名”的功夫,才不致因概念不清,而造成误解。

  文:朱确

  子曰,“必也正名乎!”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于是,朱确、悬武议政,也得先搞一番“正名”的功夫,才不致因概念不清,而造成误解。

  香港政坛惯以“建制派”、“泛民主派”区分两大政治阵营,所谓“建制派”,顾名思义乃是政见亲近中央、特区政府者,而“泛民主派”,望文生义,似乎指泛泛支持民主者,稍微熟悉香港政治生态者,便容易理解,香港的“泛民主”,即Pan-democratic Parties,现时主要由民主党、公民党、工党、民协、街坊工友服务处、新民主同盟、社会民主连线、人民力量等组成,上述政党、政团的政治立场相似,故以“泛”统称,而由于每个政党代表的选民不同,对民生政策的取态有所出入,并不足为奇,在此亦不赘述。

  有特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对朱确表示自己的疑问,照理说,“建制”与“反对”是一双对立概念,“专制”与“民主”是一双对立概念,为什么在香港,“建制”与“民主”倒成为对立的概念?难道背后隐含的,真是反对派等于泛民主派?

  以香港的政改为例,香港的中学生团体“学民思潮”在13年暑假期间提出由公民提名2017年行政长官候选人[ “学民思潮”:由一群90后学生于2011年5月的组织,由14岁黄之锋任召集人,的“反国民教育科”运动],尤记得民主党、民协、工党等“真普联”[ “真普联”:全称“真普选联盟”,于2013年3月21日由12个香港泛民主派政党及团体联合成立,包含27位反对派立法会议员中的26位(黄毓民没有加入)。]成员第一时间表态,拒绝签署学民思潮发给各大党派的“全民提名联署约章” 。

  但“真普联”9月公布学者顾问团提出选举特首的方案,却将公民提名纳入其中,与提名委员会提名组成“两轨制”,不足半个月,召集人郑宇硕将“政党提名”也纳入其中,“两轨”还没得内部到共识,又多出了“一轨”。

  2014年1月,“真普联”正式提出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方案”,规定凡公民提名、政党提名的参选者,“提名委员会须予以确认”,令其成为行政长官候选人,这一规定真是“可圈可点”。

  “必须确认”,是谁说的?是“真普联”说的,“必须”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能say NO!如此“唯我独尊”的行事作风,是谁一贯的做派?答:专制者!打着民主口号,却一步步走向专制,正是“真普联”及其一众党羽的真

  朱确不才,却也记得“民主”(Democracy)一词源自希腊文中的demos(人民)和kratein(统治),二词双剑合璧,在香港没升华成“民治”,反到成了“真普联的专制”,岂不让人费解!

  未完待续……

  • 责任编辑:单纬

人参与 条评论

标签: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