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确
本栏上次提出了问题,香港的反对派等于民主派?既然要“正名”,至少先就上述问题向读者发问。
《基本法》和“一国两制”原则,赋予了港人很多“特权”,另外,尽管《基本法》没有言明,但实际上,港人可自由加入香港本地以“公司”形式注册的“政党”。
在香港,表面上来看,一旦被标签为“泛民主派”,似乎就自动自觉地担起争取民主的大旗,顺理成章地受到同样向往民主发展的市民支持。事实上,“泛民主派”最大党民主党,成员只有寥寥768人,公民党更不足500人,尽管近年来香港激进“泛民主派”势力,如人民力量,声称暴力、出位的行动得到市民支持,但其成员也不过600余人,就连“真普联”自己的学者顾问团成员,浸会大学政制及国际关系学系教授戴高礼也说,民意调查显示,市民对激进“泛民主派”感到反感。
“泛民主派”常常自视颇高地认为自己是“民主斗士”,那麽看来追求民主者,连全港700万人的百万分之一都没有?但随便做个民意调查,支持香港发展民主的市民一定占绝大多数,那这些市民,都是“泛民”吗?
看来,“泛民主派”真是香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另类民主”,要说他们等于“民主”,真是有点开不了口!
还是先来看看这些“泛民主派”在做些什麽事,说些什麽话吧!其中的代表者,人民力量,其创党主席刘鸿嘉常常在街头论坛骄傲宣布,“我们竞选立法会议席,不需要什麽政纲,我们就是打正旗号,反对共产党治港!”而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毛孟静、新民主同盟立法会议员范国威的身影,每每出现在游行队伍中,此二人打正旗号“拒绝大陆化”、“反赤化”,在他们眼中,香港现在就是“中国的殖民地”……
“泛民主派”类似的言论和行为不胜枚举,可是除了“反对”,朱确见不到他们争取“民主”的实际举措,除了在港府积极与菲律宾政府就菲律宾人质事件积极斡旋时,他们不失时机说说对政府的“不满”、对人质的“关心”、对菲国政府的“愤怒”,然后呢?就没了!永远看不到怎麽做、如何做,只能看到他们对政府竖起指责的手指,大呼“反对”!
所以,他们真的不是“泛民主派”!更不是“民主派”!至少,知道真相的人,是叫不出口的!但是,似乎也不能叫他们“反民主派”,因为根据民主的精神,朱确要扞卫他们骂人的权利,呜呼哉!朱确还是叫他们“反对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