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香港在线 > 香港政情 > 正文

热闻

  • 图片

朱确:政改民意战,争什么?

“占领中环”发起人戴耀廷喜欢将“民意战”挂在嘴边,而越是临近首轮政改咨询即将结束,戴耀廷越是强调,现阶段处于“民意争夺战”。

  朱确/文

  “占领中环”发起人戴耀廷喜欢将“民意战”挂在嘴边,而越是临近首轮政改咨询即将结束,戴耀廷越是强调,现阶段处于“民意争夺战”。所以今天,我们不如就来分析一下,民意战要争什么。

  站在反对派的立场看,他们自然认为中央、特区政府希望推行利于自身的政改方案,但反过来看,中央、特区政府,最乐于见到的便是香港能有效管治,维持长期的繁荣稳定。但反对派怀疑中央推行普选的诚意,并以一旦没有普选,香港便无法管治加以威胁中央时,他们的逻辑就变得自相矛盾--既然中央最希望有效管治香港,又怎么会不给港人普选呢?

  而站在中央的立场看,依法推行普选、选出不与中央对抗、爱国爱港的行政长官是两条不可动摇的底线。由于这个底线太过于不言而喻与简单,很容易得到市民的认同,道理很简单,港人务实、简单,抗拒政治斗争,他们最希望的是安居乐业,这与中央的希望不谋而合,所以所谓的“争夺民意”之说,在中央一方是不战而胜。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戴耀廷看不到民意,或者说,他根本不屑于参考如此明显的民意,更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承诺,不是朱确爱较真,而是事实摆在眼前。

  2013年3月27日,“占中三子”宣读信念书,戴耀廷承诺不会允许18岁以下的学生参与行动,“占中”网站上亦写明“若参与者是未成年,他们不应进行公民抗命的堵路行为,因那会涉及罪责”。但现在,叫嚷得最凶,走得最前的却是学民思潮和学联的学生。

  然后,戴耀廷在2014年4月21日于城大举行的一个讨论“民主”的论坛上松口说,“即使没有签署意向书,亦可参与占中”.但是“占中”的网页上,一早规定,只有签署意向书的人士,才能参与行动,“我们所作的誓约虽不具法律效力,却是我们对己对人的一个确切的交代,因此各人必须在深思熟虑后才签订誓约以明志。”

  上述两点,皆与参与者有关,略加思考,便不难发现,戴耀廷之所以一次次放宽参与者的门槛,就是因为“占中”从未得到民意的认同和支持--“占中三子”一开始对活动模棱两可的解释,到现在与反对派政党勾肩搭背,“占中”神秘的面纱一点点揭开,市民看到的,是已遭反对派骑劫,或者说一开始已经处心积虑引君入瓮的骗局,你说,你要是市民,你会参加吗?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什么“民意战”,真是一个心虚的伪命题!民意早已有所归属,就算不是所有港人都站在中央这一侧,绝大多数市民都不会同意“占中”。市民并非在中央与反对派间作出“二选一”的政治选择,他们更需要的其实是安稳的生活,换言之,引领民意之类自以为是的做法,并不聪明,因为错误地估计了市民的预期。切忌,不要把市民牵扯到政治运动中,因为无益!

  • 责任编辑:孟浩

人参与 条评论

标签: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