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从马凯到韩正,是现任政治局委员和刚卸任政治局委员但仍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副国级领导人,譬如王刚现在仍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徐才厚和郭伯雄仍然担任国家军委副主席。他们统一按照姓氏笔画排名。他们的国家领导职务职务以及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等人的职务,将在今年三月全国两会期间卸下。 第四部分从李鹏到周永康,是卸任政治局常委和曾担任过国家正职领导的元老。其中万里从未担任过政治局常委,但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正国级领导人。这部分的排名规则比较复杂,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其一,曾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等国家机构正职的领导人优先,并“就高不就低”,因此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五人排名在前,尽管朱镕基进常委比宋平要晚。李鹏、万里、乔石三人均是以人大委员长身份卸任,朱镕基、李瑞环分别以总理、全国政协主席身份卸任。其他宋平、尉健行、曾庆红、罗干等人在担任常委时,曾兼任国家副主席、中纪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法委书记等职务。其二,同等职务者,按照届次来,如十三届常委宋平,十五届常委尉健行、李岚清,十六届常委曾庆红等。其三,同等资历,按照在任共事时的排序,如李鹏虽然担任人大委员长要晚于万里,但其1988年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时,排名在时任人大委员长万里之前。李长春在2002年十六大与罗干同时晋升政治局常委,分别排名第八、第九,故此虽然罗干比他老一届退休,但今次退休后在老同志中李长春排名仍位列罗干之前。 第五部分是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杜青林、赵洪祝、杨晶。第六部分从路甬祥到桑国卫,是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七部分两位现任国务委员梁光烈、戴秉国。第八部分是现任“两高”负责人,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第九部分从廖晖到何厚铧,是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何厚铧之后是一个“和”字。这个字不可忽视,他是一个重要分水岭。“和”字之前是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卸任的正国职领导人(包括卸任政治局常委和像万里这样的虽非常委但担任过国家机构正职的领导人)。而“和”字之后则是卸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其顺序依次是:第一,卸任中顾委常委(张劲夫、郑天翔、刘复之);第二,卸任政治局委员(从杨白冰到曾培炎);第三,卸任政治局候补委员(王汉斌);第四,卸任军委副主席(张震);第五,卸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令计划);第六,卸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李铁映、盛华仁等);第七,卸任国务委员(唐家璇);第八,卸任“两高”负责人(肖扬、韩杼滨、贾春旺);第九,卸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胡启立、李蒙等);第十,特殊情况(邓力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卸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排名,按照其卸任前担任的最高职务来计。如倪志福、邹家华、李铁映、杨汝岱等人都曾担任过政治局委员,但卸任时倪、邹、李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杨汝岱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更曾担任政治局常委,故其排名时分别放在人大、政协方阵。而田纪云、姜春云卸任时均同时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故“就高不就低”,排名按照政治局委员来计。邓力群在中共十二大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跻身党和国家领导人;但十三大之后仅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并以此退休,但这一职务并非领导人,不过其个人仍然享受领导人待遇。 以上这些均属于党和国家领导人范畴。而再之后的中央军委委员和已经卸任的军委委员,则是军队领导人,不计入党和国家领导人。 回顾自1949年以来的中共高级干部排名,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并深刻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文革”初期,毛泽东确立了至尊的政治地位,而林彪地位也急速上升,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副统帅。在1969年中共九大公布的当选政治局委员名单中,是采取如此的格式“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林彪、(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叶群、叶剑英、刘伯承、江青……”。旨在突出毛、林二人的地位。而如今党代会公布政治局委员名单,则一律按照姓氏笔画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