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9日,新疆批准了《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同年9月1日起实施。
在张春贤的大力推动下,新疆能源建设于2012年全面提速,其陆上能源大通道战略地位渐显。而“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加速推进,使得困扰新疆煤炭外运的瓶颈被逐步打破,新疆新型工业化正逐步由“石化独秀”向“油煤双驱”转型,能源产业成为新疆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为提速区域经济发展,随着新疆能源产业的演进,当地政府已不再盲从于外来央企及大型民企的力量,而是有意识地扶持本地企业。2012年7月10日,新疆高调宣布成立三大地方能源企业--新疆能源集团公司、新疆中泰集团公司、新疆新能源集团。这三家地方性国企将全面覆盖新疆能源领域的各个层面,未来将成为央企在新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继新疆宣布推动“向西开放”提升为国家战略后,2011年新疆将持续举办19年的乌洽会升级为中国-亚欧博览会,确立了新疆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对中亚、中东乃至欧洲开放的中心地位,奠定了新疆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趋向,成为配合喀什特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等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部署。而当年4月三一重工在新疆的“落子”布局,也是剑指西北和整个中亚市场的精心之选。
张春贤的交通部长履历,使得他更能体认在实施西进战略中新疆交通设施不足的软肋。他引入此前新疆人并不熟悉的“区域大通道”概念,要求用5至10年时间,把新疆由国家交通网络末端,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中心,打造“新欧亚大陆桥”,为后续新疆规模产业发展埋下伏笔。
考虑到新疆交通建设力量严重不足,地域广阔且监管难度大,张春贤协调他之前主政的交通部,先后与12个省市的16家建设单位签订协议,开展全国首次大规模“援疆代建”。目前,新疆75%的高速公路项目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2011年4月26日,陕汽集团入驻新疆,成为新疆第一家汽车整装企业。2012年4月27日,上海大众开建新疆工厂。此前的4月11日,张春贤会见了专程来新疆考察访问的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文德恩,促成上海大众落户新疆。据德国大众技术人员透露,新疆工厂出产的第一款车将在今年下线。
随着新疆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技术人才短缺问题日益显现。据新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数据,目前新疆高技能人才仅有35.8万人,且64%集中在服务业,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高技能人才十分短缺,有些行业的高级技术工人断层断档,无法满足新型工业化重点工程、重要项目和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到2016年,三一在新疆至少需要5000名蓝领技术工人。”三一西北重工有限公司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