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中国时政 > 中国聚焦 > 正文

热闻

  • 图片

常委的老师们:习近平写博士论文被打回重新选题

  

  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外出均有秘书陪同的习近平,每次到北京跟博士论文指导老师刘美珣讨论论文,都会请秘书离开。

  北京大学教授、已故宪法学者龚祥瑞喜欢把学生叫到家里聊天,为此他家经常人声鼎沸,其中就有李克强的声音。

  俞正声一直记得他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书时,一大早就起来敦促他们出早操、洗冷水澡的系主任戴其萼,“发现他经常在洗澡间门口看着大家”。

  王岐山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曾公开提到或拜访过两位老师,一个是就读西北大学时的校长张伯声,另一个是当时的历史系教授张岂之。他起码两次拜访后者。

  这是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和他们老师的故事。当时,他们有的还仅是学生,不曾预料将来的路将通往何处,老师意味着启蒙;有的已身居高位,价值观与处世哲学日趋成熟,但放低姿态,找寻导引。

  刘美珣:博士论文曾让习近平重新选题

  刘美珣是习近平的博士论文导师。1998至2002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读了4年在职研究生,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接受采访时,76岁的刘美珣特意强调:“只聊博士论文,只说博士论文的事情,我是会负责任的。”

  严格,是刘美珣在访谈中多次出现的一个词。“不是像现在有人说的,对他们就这么走一个过场,不是。”为了说明严厉的程度,刘美珣表示曾劝退过一个每次都带一大帮人和她讨论问题的学生,“我心想我是跟你讨论还是跟你带来的这帮人?”她提到,习近平在跟她谈话时不带秘书。

  习近平就读的这种在职博士与普通博士略有不同。一是入学不需要参加全国考试,“他们是带着已经研究了的成果来读博士的,然后全校组成专家组来考评,通过这个以后才能入学”;二是不需要在课堂上听课,学校会对每门课程进行教学录音,然后寄送给学生。

  出于对学生负责,学校通常会请很多老师授课。刘美珣提到一门叫《社会思潮》的课,从外面请了10位老师来讲。每门课程都要读很多书,每本书都要求写读书报告作为平时考核,最后还要“针对这门课的学习写一篇论文”。

  刘美珣透露,习近平的毕业论文最初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研究》,她觉得题目太大,让习近平重新选题,这才有了《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

  刘美珣还解释了习近平的法学博士与人们通常意义上讲的法学博士的区别:“这个法学不是法律的法学,我们授学位是按大门类来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法学大类。”

  • 责任编辑:赵毅波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