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评论员 方乐迪
薛蛮子在沉寂多日后,又一次登上了央视的新闻节目。这一次,是与两高新出台的司法解释有关。当然内容也不仅限于此,其言谈中透露的一些内容也估计会让不少他的粉丝惊异。薛蛮子的此番出镜所传达内容,亦是观察中国大V的切口,也呈现大V“真情流露”的一面。
薛蛮子今天所具有声望,是由微博中网民给予的。若是没有这些网友的支持,他便不可能拥有当下的影响力,并靠这种影响力变现,推进他的事业。薛蛮子粉丝的积累,类似与民主选举中的一人一票。但是粉丝们以关注方式进行的投票,并没有选出一个真正的意见领袖。反之,在薛蛮子眼中,这些粉丝成了“臣民”。粉丝的关注培养出了一个批阅奏章的皇帝。
薛蛮子虽然是一个鲜活的个例,但是也可以作为观察一部分“大V”的切口。这些人往往将自己标榜的十分光鲜,他们倡导民主、自由等价值观,但是私下却做着乾纲独断的皇帝梦。薛蛮子对于权力的幻想与意淫,与其批评讽刺的对象并无不同。即便我们可以抛下私德不谈,但是言行合一也是不能回避的。
不仅于此,通过央视公布的新闻内容看,粉丝数量涨大了薛蛮子的虚荣心。他还将粉丝的关注度变现,成为其走南闯北招摇的资本。实际上,微博中的薛蛮子与装神弄鬼的道长李一、大仙王林并无二至。只是他们忽悠人的方式不同而已,薛蛮子利用的是微博中模棱两可的段子和所谓的慈善,而王林们则用的是民间的奇技淫巧。
薛蛮子这类“大V”能够借助微博迅速壮大,与其所发表的言论有关。他们只是版本比 “秦火火”这类人要高端而已。起初缺乏规范的微博与在社会转型期积蓄的矛盾所散发的戾气,这是这类“大V”茁壮成长的土壤。造谣的段子、空洞的批判等等,一道构成了他们呼风唤雨的资本。他们顺应了民间的戾气情绪,便也成就所谓微博粉丝中的声望。
长此以往便衍生出了一种模式,只要是对政府持有异见便可成为微博中的翘楚,积蓄粉丝与名气,然后出名。微博中也开始量产这类博主。政治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意方式,粉丝成了变现的捷径。在成名立腕后,投资与出书自然不在话下。可是他们却很少顾虑到去捍卫这片自由土地的纯净与尊严。
“大V”们应该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自己的名声。至少他们应该首先做到自己所倡导的那样。在民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他们是有期望,他们也至少应该不辜负这些期望。
政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粉丝是需要尊重的。变现模式是对于此的亵渎与重伤。薛蛮子的事情是一个镜鉴,尤其是对于那些想把政治和粉丝当作生意且屁股不干净的微博“大V”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