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提出,改革的突破口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日前出台的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铁路政企分开,能源、食品药品等领域整合监管力量,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成为重点。
除了鲜明的“改革”宣示,李克强对于“市场”的重视也是一以贯之。
2012年12月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座谈会上,李克强要求参会的中央部委和地方负责人认真研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他说:“一些领域的盈利亏损,可以让民营企业来投资、承担。而政府要做的,是把握宏观,把握经济总量。”
半个月后的长江流域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他又提出:“政府的行政力量很难替代市场,我们倒不如专心考虑如何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李克强担纲的几项重大领域改革仍在进行时,水深流急,还需谨慎打磨。而2.0版的“新型城镇化”,显然将触及更多人们期待已久的制度革新。
有分析说,“改革”已首次超越“增长”成为新一届领导层部署未来经济工作时的首要侧重点。人们都在期待,新任总理能够通过革新,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拒绝改革的人可能不会犯错误,但要承担历史责任——李克强的这句话被媒体多次援引,而这也被视作他对自己和同僚的有力提醒。
让我们回到35年前。那一年,青年李克强离开勤苦耕耘的土地,走进北京大学;那一年,就在他插队的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签下了生死文书;还是在那一年,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起步。
旧邦新命。当青年李克强成长为总理李克强,改革开放也正待增添新的意涵,期待新的制度突破。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解放思想重在实际行动。”李克强这样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