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打架的尺度
——兼谈官员如何应对同僚迎面挥来的拳头
这几年,中国官场上的武斗渐渐多起来。最有名的,当属2012年薄熙来掌扇王立军。那一巴掌,致使王立军叛逃(据新华社报道),可谓“扇出了一场举世瞩目的政治事”。
层级这么高的武斗,并不多见。因中国官场之诡异,恐怕还有一些高层武斗不为人知。基层官员的武斗,则很快会传开,如湖南衡阳市司法局局长与副局长互殴,衡阳市质监局科长与副科长互咬,湖北孝感市公安局纪委书记拳打政治部主任、湖北公安县农机局正副局长互殴,等等。
如何面对同僚迎面挥来的拳头或同僚呲着牙咧开的嘴,成为官场少数官员暗地里开始琢磨的事情。但中国官场,向来文斗多武斗少,最近几年虽然武斗风气渐开,但总体数量毕竟有限,可供研究的范例并不多。因此,本文对于官场之武斗只能算是“戏说”,看客们自有分寸,切莫盲目模仿。
人世间的纠纷,多因“权利”二字而起。在这个“为人民币服务”的年代,普通老百姓在街头室内与人拳脚相向,十有八九是为了“利”,官员们在办公室里与同僚动粗,则多少与“权”有关。
重庆的故事太敏感,我经常被好心人嘱咐“闭嘴”,大家理解,就不说了,说说其他几例。
衡阳司法局长们的武斗,我问过当事副局长,据说局长平日太跋扈,武斗当日开党委会要安排一个女同志到副局长分管的领域,为此两人发生分歧、争执,最后动武。孝感市公安局的武斗,据说是该局要在党委成员提拔一名副局长,纪委书记是候选人,双方发生矛盾是因为市委组织部考察干部的会议通知出了一些问题。衡阳市质监局科长们的互咬事件,据说是为了使用公车引发的。
说来说去,真的无非就是“权”和“利”。有人若要问如何避免减少这种武斗,我倒是没有什么好法子,劝官员不要官心太切、权心过重都不现实,当官当然都想得到更多的权利。健康的国家,官员想更多获权、立法机关和公民想更多限权,双方都有可凭借较劲的法律依据、能有进有退有博弈,自然文斗武斗都很多,对权力的制约也大体能实现。
说到这里,我的意思很明白,官场有武斗十分正常,全部都是一团和气那才可怕。即便目前实现不了对权力的制约,在一些政治透明还不够的国家,有官场内斗,至少会暴露很多过去不为人知的阴暗,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既然官场打架不能免甚至应该再多一些,那如何打是有讲究的。草拟几条,供大家参考:
一,若想对同僚动手,一定要先搞清楚对方的履历,对方若是武警、部队转业的干部,最好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别头脑发热找揍。我觉得,绝大多数机关官员是打不过从部队或武警转业的官员的。据说,孝感市公安局拳打政治部主任的纪委书记,就是武警转业。
二,要对武斗现场的条件做出充分客观的判断。武斗现场,有哪些人旁观、这些人有多少是对方的心腹好友、有多少是你的同一战线,这些一定要搞清楚。否则,无论你当时情绪多么激动、受了多大委屈,别随意主动发难。衡阳市司法局武斗主角之一的副局长曾透露 ,当时打起来后,局长的几个心腹上去架住了他,结果可想而知,他挨了一顿揍。所以,一定要谨防现场有拉偏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