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中国时政 > 中国聚焦 > 正文

热闻

  • 图片

一周十大政经事件(5.5~5.11)

  国家将建信用体系 公民将有信用代码

  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上报国务院,近期将发布。根据规划,信用体系覆盖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大领域;2017年,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2017年建成信用平台

  在国家发改委和央行的牵头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已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原则通过。

  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分三个阶段。

  2014年6月底前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推动部署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制度建设的方案;提出建立以公民身份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代码制度方案;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2015年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出台并实施政务诚信制度;出台并实施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出台并实施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2017年任务包括: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年内启动信用代码

  根据《纲要》,今年将迎来第一阶段信用体系建设任务的首次大考。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王磊表示,如果今年的任务如期完成,每一个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将会有唯一的信用代码,当前信用信息种类多、发布广、整合难、处理繁的局面将得到有效化解,信用查询、公示和奖惩机制将实现联动。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在地方,具体落实也在地方。部分地方政府反应迅速,启动了地方版的信用规划编制工作。

  解读

  反腐有利器“房叔”难潜水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物权法专家申卫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意味着每位公民和每家机构,今后都将有自己的信用代码;包括财产在内有关信用的信息都将得到整合,某个人在不同城市拥有多套住房的现象将很难“潜水”。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将可推动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有效阻止腐败分子利用假名、匿名账户隐瞒、转移腐败所得,增加腐败的成本和风险,对于预防和打击腐败犯罪,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 责任编辑:宋代伦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