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中国时政 > 中国聚焦 > 正文

热闻

  • 图片

外媒:中共反腐矛头转向强大的垄断行业

自2013年中石油腐败窝案揭露以来,中国政府对国企领域采取了更加密集的反腐败行动。“垂直封建主义”形成的背后,有着特定的时代环境和政治社会背景,要消除其危害,也远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

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资料图)

  大公网5月16日讯 据新加坡媒体联合早报网报道 自2013年中石油腐败窝案揭露以来,中国政府对国企领域采取了更加密集的反腐败行动。今年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副局长詹复亮更是明确表示,今年将重点查办铁路、电力、石油、电讯等垄断行业腐败案件。24日,三峡集团一、二把手同时去职,引发外界联想;不久,中国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和煤炭司副司长据传也遭调查。而戏剧性的记者实名举报,更将华润集团董事长拉下马。这一切都已经表明,中国反腐的矛头已然转向强大的垄断行业这一“垂直封建主义”的地盘。这些地盘不仅在经济上的垄断行业里存在,在政治上的系统里也同样存在。

  在古代中国,盘踞一方的军阀和藩镇能够凭借地区性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军事武装和有利的地形,形成尾大不掉的“封建割据势力”,成为不受中央控制的“独立王国”,甚至挑战和威胁中央政权。在当代中国,林立在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新的“独立王国”,则进一步表现为“垂直的封建割据势力”,在这些垂直的体系内,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这样的情况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中国最高领导层形成的集体领导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和多元化。

  其次,无论是垄断行业还是特定系统,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这种技术排他性决定了领域内部的巨大自主权。国企(央企)的专业性,使得在选人任人问题上,往往较为倾向于由内部推荐的人选,因为他们通常更加了解本系统的情况,掌握相应技能,这就为“垂直封建主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亲繁殖、裙带关系的温床便由此产生。

  再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加速了这些体系规模的快速膨胀。许多央企就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生发展过程中迅速壮大起来的。现代化进程导致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行政管理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行政分工体系的细化和庞杂,从而使得原有的体系规模不能满足需求而急速扩大,政法委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同样的,改革开放也使得许多央企能够开始拓展海外业务,从事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更加庞大的贸易和金融事务。

  最后,这些体系的规模都异常庞大,并且自上而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形成一套完备的自给自足体系。以中石油为例,从基础油田、采炼厂、管道运输、存储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涉及上上下下的各个产业和城市群,甚至很多城市就是以油田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样异常庞大的体系,从组织管理、人员规模、行政渗透等方面,都足以和一个大省媲美,甚至所掌握的资源还为各省所竞相争逐,从而使其有实力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独立体系。

  比“横向封建主义”危害更大

  在很大程度上,“垂直封建主义”比“横向封建主义”的危害更加巨大。虽然也有不少地方政府的领导人试图挑战中央权威,但是他们都失败了,因为通过干部任命制度,中央牢牢控制着地方要员。同时,地方政府的领导人通常是所谓的“多面手”(generalist)而非“功能型专家”(functional specialists),这使得中央可以轻易地通过调离和外调干部,来重新分化地方权力。

  垂直体系的壮大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如果说一般的危害还不为普通百姓所察觉,像铁路、石油、电力、电讯等领域,都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利益。庞大的体系催生了垄断,国有企业成了“自肥”的场所,社会上的怨气就更加直接。

  庞大的体系无孔不入,在经济上挤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哪里有利润就上哪里去,经济上没有红线和边界,严重扭曲了市场机制,造成中国经济的畸形发展。民营企业不得不依附国有企业才能够发展。中石油腐败案爆发以后,多家民间上市公司受到波及,就是因为与中石油的利益往来,已经脱离了正常的经济业务范畴。政府体系的无孔不入,则导致政府权力滥用,对市场的行政干预过大,进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更有甚者,垂直系统还能够绑架国家的内外政策为自己服务。

1 2 3 4 5 6 7 8 9 10 ..27 下一页
  • 责任编辑:艾萨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