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中国时政 > 中国聚焦 > 正文

热闻

  • 图片

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忆朱镕基:他曾叫我别吹牛

那时他还在当副总理。我说:“您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这个改造完成以后,中央财政一年增加30亿。”朱总理说:“老褚你别吹牛”;我说,“我跟同行都不会乱说,何况跟您?等到一年,你问财政部这笔钱拿回来没有。”

\

  2013年3月5日,褚时健和工作人员相处了自制的“防风网”,保护橙林不受哀牢山上的大风影响,85岁的他亲自在早晨上山查看。

  W|王石

  C|褚时健

  M|马静芬(褚时健妻子)

  听说王石要来,86岁的褚时健上午十点多就在村口的小饭馆站着,一直等了两个多小时。

  褚时健为什么要见王石?

  褚时健说,因为“这个人在基本感情上、基本看法上,和我比较一致。”让褚时健印象最深的是,对于自己七八十岁了还敢创业,王石了解其中的艰苦。

  11年前,刚从珠穆朗玛峰上下来的王石,就特地去见过刚从狱中“保外就医”的褚时健。和那次一样,要见这位吃住都在果园里的老人一面,驱车来回要九个小时。

  王石为什么想见褚时健?

  因为他觉得,两个人虽然隔得很远,但想的一样,做的也一样。

  “很多人说,褚时健之前做的是特许经营,随便从昆明街头找个人,给他一样的条件他都做得到。”王石说:“我不这样认为,几百家靠特许经营的企业,为什么褚厂长能和其他人不一样?”

  王石给褚时健75岁高龄创业的壮举起了个名字,叫“中年的延长”。作为这片广阔橙园名义上的所有者,褚时健的夫人马静芬说:“我们是在玩儿,你们跳舞、唱歌、打门球、打乒乓球,我到果园里看果子,也是玩儿。”

  在这场众所周知的见面中,王石和褚时健谈话的内容却鲜为人知。在那段时间里,他们到底谈了什么?今天,《壹读》独家披露他们的谈话记录。

  “您应该是天生的‘资本家’”

  W:您用化肥吗?

  C:用肥料也要讲究结构,纯粹氮肥就不行,果子看上去长得大,但味道淡、吃起来不舒服。这两天我们正在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我们有一个小肥料厂,一年产六七千吨,一棵树一年分到15公斤左右,这样土壤就变好了。

  我们给大家设定了一个目标树龄,我们目标是,有30年结果期,这是算过账的,假如从头开始(种树),除了一亩地投资两三万,还要耽搁三四年没有果子,而我们延长一年果龄,就会很划算。

  现在别人租土地给我们的3000棵树,已经22年了,还很旺盛,估计可以收获到30年。我们多结一年水果,虽然多花点工资运输费,但等于白赚很多。中国柑橘协会跟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说你们的劳动成本高,我说高一点问题不大,出来的果品好,销售价高3点、高5点,不就拿回来了。

  • 责任编辑:单纬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