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个重要的战略考虑在初始的时候就包含了两层意思吗?
答: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都是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结合起来考虑的。关于“中国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当然也是这样。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在参加索契冬奥会答俄罗斯索契答俄罗斯记者问时,他又谈到“全面深化改革尤其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所谓全面深化改革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就是要坚决守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底线。
那么,所谓不留历史性遗憾呢,就是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抓住现在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改革窗口期,通过“三个进一步解放”,自觉跃上全面深化改革最前线。
一个是守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底线,一个是动员全党全国人民跃上改革最前线,只有统筹兼顾了这两个方面,才能使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推进。
应该看到,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不能留历史性遗憾这两个不能,尤其是第一个不能,既是执政党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的一种自我警示,也是对某些国内外势力的明确警示,千万不要把这种警示不当一回事。因为中国改革开放36年来,每当改革走向深化之际,都是执政党有可能犯颠覆性错误的时候,同时也是国内外某些势力有可能错误估计形势、意图搞颠覆的时候。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这是执政党对这种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自觉记取。现在的问题是,执政党已自觉记取历史教训了,国内外的某些势力是不是也记取这个历史教训了呢?人们都知道,任何国家的执政党,都不可能在闹政治地震的情况下来搞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这就是我们党始终强调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根本原因。只有在社会稳定中才能推进改革发展,只有通过改革发展才能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也要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相对平和的政治环境。
我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海外记者采访时就说过,对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任何意见,只要是补台而不是拆台的,那么执政党都会认真采纳;而那些旨在对现行国家体系重起炉灶、推倒重来的任何主张,都只能是政治泡沫。在当代中国,任何势力,想要趁全面深化改革之机,制造事端,煽动对抗,撕裂社会,其结果只能是颠覆者颠覆了自己。
所以,我很赞同“文革武革,皆不可取”这样一种理性的声音。鼓吹回到“文革”的极左、煽动颠覆党和国家的“武革”这种极右,都会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我愿意借此机会向我们体制内外、社会各界呼吁,大家都应秉持对国家、民族的道义感、使命感、责任感,珍惜为时不长的改革攻坚这7年多时间,把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喜大普奔”,转化为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携手齐奔”,多理解、多支持、多参与,少搅局、少干扰、少折腾。这样,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就能如期全面打胜,中国的面貌又将迎来新一轮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