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中国时政 > 中国聚焦 > 正文

热闻

  • 图片

恐怕不能高估高压反腐的震慑力

最近,一直在关注一个事情:当下反腐,大多是清算历史旧帐。那么,如此高压,官员们究竟收敛了多少,新生腐败增减趋势如何呢?

网络图片。

  文/褚朝新

  最近,一直在关注一个事情:当下反腐,大多是清算历史旧帐。那么,如此高压,官员们究竟收敛了多少,新生腐败增减趋势如何呢?

  7月中旬,做过一个大概的统计,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副省级以上官员已经三十多人,但这些官员涉嫌违法违纪的行为,都不是最近的事。只有黑龙江的副省级干部付晓光,是在十八大之后公款喝酒导致陪酒者一死一伤,付因此被取消副省级待遇,降为厅级。

  这个简单的数据分析,很容易让人误解,以为腐败高发的势头最近得到了有效遏制。有人或许会说,当下反腐力度这么大,官员们应该都不敢了。

  这个假设,看起来有道理,但残酷的事实证明这只是“不明真相群众”一厢情愿的设想。

  7月28日,中纪委中纪委党风室二处处长方文碧在中纪委网站谈反腐问题时公开透露了三条信息,说明现实没有那么乐观。

  方文碧透露,据中纪委了解到的情况,已落马的广东市委书记万庆良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特别是中央整治“会所中的歪风”通知下发以后,仍然多次出入私人会所,在被组织调查的前几天,他还到会所里面去大吃大喝;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谭力,他被中央纪委调查之前还在外省由私营企业的老板陪同打高尔夫球;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韩先聪。韩2013年1月任省政协副主席,自从任职以来,他就多次出入高档酒店和私人会所接受党政干部、国企老总、私企老板的宴请。在中央纪委对他宣布立案调查决定的当天,他的手机信息显示,当天他有两场饭局,中午晚上各一次。

  在当下如此高压的局势下仍顶风上,连方文碧的同事、中纪委一名副处长也很震惊。他说,“听到方处长举的几个例子,我感到非常震惊啊。我没有想到我们党的一些干部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中央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惩治腐败的这种大背景下,还敢公款吃喝,甚至跑到外省去打高尔夫,应该说这些干部的“四风”问题影响很恶劣。”

  看到这则新闻,一位地方上工作的朋友给我发来信息:“现在领导只是秘密了一点,公款消费少了,但领导进出私人会所山庄比以前多了。我们这里,高端消费流行茅台泡杨梅、五粮液泡青梅,号称‘既要节省票子,又要爱惜身体’。”

  前几天,湖北省纪委组织了一批当地的大V去纪委参观。在陪同下,湖北大V们甚至参观了湖北省省委常委、纪委书记侯长安的办公室。据说,很简朴。

  虽然纪委礼待大V,但大V们也没客气,其中武汉电视台的美女主持人尹晨芳公开向湖北省纪委的官员们反映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现在很多公款吃喝转入内部食堂,公款消费由明处转向暗处,有的单位内部食堂堪比星级酒店,服务水准相当高。

  湖北省纪委党风室的官员回应说,这个问题已引起该纪委的高度重视,正在进行调研,“将加大明察暗访的力度,加大巡查的覆盖面,严打地下吃喝风,并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的各项制度,撕开‘四风’隐身衣。”

  由此可见,在中央重拳出击、狠抓四风的时候,又出现了过去那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顶风上,仍然比比皆是。黑龙江的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喝酒,导致陪酒者一死一伤,可谓一个极端典型的案例。

  吃个饭、打个高尔夫,乍看似乎算不上什么大腐败。但是,大家想想,那些企业老板长期陪这些省部级高官吃吃喝喝、玩玩打打,难道无利想图?

  腐败与吃吃喝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纪委廉政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光辉,在中纪委工作了20年,一直搞调研工作。他透露,“这些年的调研、研究发现,即便是那些落马的腐败官员,刚开始可能也是廉洁的。如果他不廉洁,可能也很难提拔成高级领导干部。他们的腐化堕落就是从沾染上不正之风开始的。”

  确实,一个商人不会在一个对自己没有经济利用价值的官员身上投太大资。比如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谭力,落马前私企老板陪着去外省打高尔夫。这一趟吃喝玩乐坐飞机下来,保守估计花费能顶一个贫困大学生一两年的生活费。高投入,高回报,是资本运作一贯的思路。官商往来,绝无免费的午餐可吃,谭力接受私企老板这么高额的消费,肯定要回报对方。权力与资本的交换,恐难避免。

  若说商人与高官之间也有纯粹的友谊,我信。但要说商人与高官之间友谊多、厉害少,我就不信了。

  中纪委官员公布的上述三例,说明即便当下反腐形势这么紧张,在一些高级别官员那里,“吃喝玩乐四个字,那都不是个事”,该进行的依旧进行。

  前几天,跟几个研究反腐的学者聊当前的反腐局势。其中一位学者说,从腐败案的发展规律看,腐败行为的发生到发现均有一个时间过程,也就是腐败行为有潜伏期。腐败行为的暴露,因此一般具有滞后性。担任一把手期间的问题,往往会在其卸任一把手、实权不如过去时才暴露出来。

  按学者们说的腐败暴露具有滞后性的规律,中央的禁令出台后、不断有人落马时仍在公款吃喝、仍与商人暧昧往来的高官,将来恐怕还会有。

  禁令下仍有高官顶风上,这个事实只怕要倒逼当下的高压反腐:在他们落马前已经抓了那么多省部级,震慑力已经足够大了,他们依然故我、毫不收敛,可见光靠高压解决不了腐败高发的病根。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说明,高压反腐的震慑效果明显,但仍然很有限,我们不能高估高压反腐的震慑效果,反腐面临的挑战仍然很严峻。

  • 责任编辑:夏至

人参与 条评论

标签: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