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者王儒林:反腐优等生 不俗的守摊者

  两种不同风格的干部

  王儒林可能不长于脱稿演讲,但反腐需要狂风暴雨在前,也需要和风细雨在后。

  1月17日,在吉林省纪委召开的十届三次会议上,王儒林提出要对惩治腐败零容忍,坚持抓早抓小,“老虎”、“苍蝇”一起打,防止“苍蝇”变“老虎”。

  王儒林从来不是一个爱用比喻和说狠话的人,一位多次参与过王儒林主持的会议的媒体人告诉《博客天下》,王儒林主持会议时都是“面带微笑”,很少拔高八度声音说话,“顶多两三度”。“零容忍”和“一起打”已经代表了他的决心。他不发怒,也不会开玩笑活跃气氛。“王书记说话很多时候是和风细雨的。”

  在一次常委会上提到落马的通化市市长时,多年前曾经担任过同一职务的王儒林脱开讲稿,用非常沉重的语气评价了一句:“案情触目惊心,干部胆子太大”。

  王儒林在开会时非常守时,不会提前,也不会拖后,他的记忆力极好,有熟悉他的人称,“近乎过目不忘。”

  王儒林曾会见一个河南的县级市代表团,“生于吉林长于吉林”但祖籍河南濮阳的王儒林面对家乡人时,将该县的多个经济数据脱口报出,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这使得河南的同志惊得目瞪口呆,当时见证此刻的人描述说:“反复鼓掌,老震惊了”。

  但王儒林从未以脱稿讲话和口才见长,也不是一个富有言语魅力的干部。和王岐山在陕西插队,拥有广东、海南、北京、中央的丰富经历相比,王儒林在吉林插队,在吉林从工人做到省委书记,属于本地成长型官员。

  在王儒林之前担任省委书记的是王珉和孙政才,一位是工学博士,一位是农学博士。王珉曾经担任过苏州市委书记,2004年10月担任吉林省委书记。王珉主政吉林5年,推动这个老工业基地的国企改制转型,大刀阔斧、轰轰烈烈;继任者孙政才43岁成为农业部部长、46岁主政吉林,是最年轻的部长和省委书记之一。他性格强势,在吉林主推吏治,一句“你们听不懂的话,找能听懂的人来听;你们办不到的事,找能办的人来办”成为官场名言。

  与两位老领导相比,王儒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高学历。他是下乡知识青年,工作了多年之后,在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学习,读在职研究生,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

  不知是否和这段学习经历有关,即使努力改进自己的演讲,王儒林仍然谨慎地继续在稿件中留下“三重、五权、四个表率和四个方面”这样严谨而带有数字的表达。

  严查和团结

  王儒林要继续在吉林时的“严格执行”风格,但又要把他自带的团结同志的特长发挥到极致。

  王儒林来到山西后作出的第一个严厉批示就是乡干部酒后闹事打砸饭店事件。

  8月31日,山西洪洞县兴唐寺乡党委书记李静丽、纪委书记刘斌以及武装部长、工会主席等一行9名官员,值班期间外出到饭店吃饭时酗酒闹事,打砸饭店。事件发生后,王儒林批示安排速查。9月2日,山西省纪委监察部门的官员抵达洪洞。9月3日,洪洞县委作出处分决定,撤职的撤职,警告的警告。

  严惩酒后闹事干部,被认为是王儒林在山西烧起的第一把火。

  接下来的9月3日,第二届晋商大会在太原召开,王儒林脱稿致辞。这位经济学硕士在吉林期间就曾多次提到民营经济的有益作用。

  王儒林主政吉林的两年间,在推动吉林民营经济的发展上发力,在他的公开讲稿中,对民营经济谈得比较多。“最近几年来看,吉林省在经济、民生两方面的政策比较有成效,解决了不少问题。”吉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志明告诉《博客天下》。

  2012年底升任吉林省委书记后,王儒林主持的第一项重大活动就是2013年2月25日召开的吉林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而王儒林在元旦上班后的第一天就给市和县级的一把手们写了一封短信,请大家来研究发展民营经济的问题。春节期间,他主动加班把上报的69份调研报告全都看了。

  他说,民营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抓民营经济,就是抓发展,就是抓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就是抓改革开放、抓富民强省。

  吉林是一个老国企集中的工业基地,民营经济的数量、实力与发展民营经济的风气都不如发达省区。王儒林算了一笔账,吉林私营企业户数是广东的12.7%,江苏的12.2%;注册资金分别是浙江的13.6%、广东的10.7%,江苏的7.9%。

  在他看来,发展民营经济是吉林变成“东北强省”的关键。在这次民营经济大会后,2013年3月1日的《吉林日报》全文刊登了王儒林的讲话。

  政府也积极地配合这股热潮,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比如帮助民企扩大融资规模,拓宽融资渠道,推动企业上市,完善民企的融资环境等。

  王儒林试图用在小额信贷方面放权的方式来解决民营经济资金缺乏的问题:“去年全省有小额贷款公司375家,注册资本116.5亿元,发放贷款新增134亿元。今年要‘翻一番’以上,小额贷款公司达到800家,注册资本达到230亿元。”

  “很多民营企业资金瓶颈制约仍然严重,调查中有80%的企业、个别县(市)95%的企业得不到贷款。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企业有效抵押物不足或者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物权收益保证贷款的办法。”

  “省委常委会讨论发展民营经济的时候,提出财政要拿出10亿元,其中5亿元可以从预算拿,另外5亿元可以整合。”

  一系列推动措施成效显著。据《吉林日报》报道,2013年上半年,吉林的民营经济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12555.9亿元,同比增长20.1%,增幅居全国第8位,较去年末前移4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了53.6%,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山西官场之前曝出的贪腐和官商勾结,正是对民营经济,尤其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的伤害,王儒林在晋商大会上释放的善意,可能正是试图修复这样的信心,希望山西重建一种比较健康的政府-民企关系。

  王儒林要修复的还有山西官场中的互信,在吉林,王儒林就以善于团结人著称:

  据上海报业集团旗下微信公号“上海观察”的报道,吉林省民主党派的一位负责人提到,2007年5月,升任吉林省委副书记不久的王儒林来团结大厦调研省级各民主党派。当王看到楼内年久失修马上指示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装修,给党外人士留下了好印象。

责任编辑:宋代伦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