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呼和浩特市政协原主席张彭慧(上图)近日自杀
文/褚朝新
中秋夜,呼和浩特市政协原主席张彭慧在其位于市党政大楼的办公室内自杀。
十八大以来,四五十部级官员落马,自杀的厅处级官员隔三茬五一个。这种时候,一个厅官的自杀除了在当地会引起局部的震荡外,只怕不能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
这位原政协主席在其办公室自杀的细节,倒是引起了不止一位时政观察者的注意。张彭慧1954年出生,当过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副书记,最后任市政协主席。从官方公布的资料里,看不出张彭慧在59岁卸任政协主席后任了何职。按年龄算,他当时还没退休。
没退休但达到一定级别的官员,只要没有被宣布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都会保留办公室。现实中,即便是退休的高级别官员,也往往保留办公室,并非某一官的特色。
2013年冬天,我去山西了解当地清理办公用房的情况,被告知原山西省委书记等6名离退休的省部级官员共占有办公室720平米,人均120平 米。此外,省政府还有16名离退休的官员占有办公用房。因中央有要求,山西上述离退休官员被迫退出了占有的办公室。
山西已经清退,但其他省市区老干部们占有办公室是否清退,不得而知。
在中国,一定级别的离退休老官不仅占有办公室,还有专车和秘书。前不久,一位相熟的副省级官员退休,我问秘书是否被安排了新工作。秘书说,“还要继续为领导服务一阵子”。还认识一名退休了十多年的副省级官员,一直配有秘书。
办公室、公车、秘书,皆为公事所设,退休而继续占有这些因公而设的人财物,大概是希望“继续发挥余热”。官场上对这种离退休而继续参与政事的情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老有所为、发挥余热”,一种说是“老人干政”。
最近,山西官场地震,有观察人士就指出,山西老人干政情况较为严重。大意是,一些山西领导在职时刻意培养自己人,形成“门生政治”。退休后,个别老干部利用余威爱对现任班子指手划脚。
据公开的资料,在山西有一些退休的老干部,还与当地一些商人往来频繁。在山西一家房地产企业的网站上,曾有一名退休老干部出席该企业活动的信息。该商人的办公室里,据说也曾有大幅与该老干部合影的照片。这位老干部,毫不避讳地以“原某某书记”的身份公开参加该企业举办的活动,并默许该企业大肆进行宣传。
离退休的老干部与商人过往甚密,看似无害。但若遇到不法奸商,自然要利用这些老干部的影响力大作文章,替自己牟利。2012年12月,上述企业人士因涉嫌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罪名被判有期徒刑22年。较为罕见的是,受害者中有大量山西省直机关的干部。
因任职时间早、时间长,老干部们一般比继任者对地方的政情人事更为了解,偶尔参谋一下,可以帮助继任者尽快了解地方情况、掌握政局,但与商人往来频繁、动辄出来对继任者指手画脚,容易给继任者造成干扰。这,就不是辅政了,而是乱政。
曾有地方的市委书记向我求助,因为一些退休老领导向他要钱要车要房办协会学会,有时还绕开他直接到下面的党政部门要钱,影响地方和部门正常的财务开支。地方不堪其扰,这名市委书记于是求助我希望媒体关注报道此事。
离退休老干部退而不休,参与企业活动、领导各种半官办的协会、学会,四处要钱要物,时下已不是新鲜事。其实,这些高干为了地方发展辛苦一辈子,离退休了用个车、占个房、配个秘书不算什么大事,若能利用这些资源替老百姓做些事情,就更好了。但离退休老干部利用公车、办公室和秘书直接给老百姓办事的,并不多见。
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是个典型。最近,原云南省委书记白培恩落马,已经93岁高龄的杨维骏因一直举报白而受到媒体关注。四年前,新京报就报道过时年89岁的杨老坐着专车带上访者上访。当时读完这则新闻,很是心酸。89岁的老人,为老百姓的事情四处奔走,还受到当地官场的责难。
反腐高潮,离退休的老干部深受媒体的爱戴。每每高官落马,少有在职的官员出来受访介绍情况,只有一些离退休的老干部才愿意出来跟记者们说几句。
在位官员并不是天生不爱说真话、不敢为民请命,只是身在其中,有很多的“不方便”,也有诸多的顾忌。退休官员,受到的体制约束少,不必考虑得罪同僚、上级被撤职、降职,也不必担心影响以后的升迁。
所以,无官一身轻的老干部们若能利用好余威发挥好余热,也能成为社会的正能量,多替老百姓的事情跑跑腿、帮帮腔,身体一定更好,正如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