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英(右)盘点G20 严雪摄
大公网9月9日讯(记者严雪)2016年9月在中国杭州召开的G20峰会可能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内最后一次访华,但他此次的访问成果颇丰——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后一举达成了35项成果。专家会后盘点指出,中美作为世界上两大经济体和碳排放量国家能够一次性实现如此多的合作,将预示着G20的全球治理作用升级,杭州峰会是G20的一个新起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前所长陈凤英9月8日盘点G20成果时表示,“中美双边贸易额、双向投资、人员往来都创下历史新高。杭州峰会上,双方又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等问题上达成了务实的协议,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携手向世界表态,充分展示了中美双方的坦诚,并发挥和扩大了全球影响。这充分说明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尤其是让G20发挥更大的实质性作用。”
陈凤英作为国内知名经济学者,现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等研究。巧合的是,她的出生地就是此次G20峰会的举办地杭州。
“杭州这座城市预示着未来的中国,例如阿里巴巴等创新和数字经济相结合的发展形态生机勃勃。” 她感慨说,“G20已经走过十年,杭州峰会将是一个新的起点。因为杭州峰会突出了经济的‘发展’问题,将指引G20继续转型,开启新的航程。”
她具体解释说,杭州峰会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球逾八成,是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力量。促进全球发展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愿望,也是解决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根本之道。全球经济需要包容发展,共同应对全球发展不平衡和不可持续问题,共享发展机遇,为世界经济增长释放巨大的有效需求。
同时,陈凤英强调,2016年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元年,G20成员有义务通过各自和集体行动在落实发展议程中起引领作用。
关注大公网《晨读香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