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广东省首个海上风电试点工程“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为解决偏远海岛供电难提供示范。图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资料图片
大公网9月10日讯(记者方俊明)广东省首个海上风电试点工程“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日前在珠海桂山岛动工。该项目投建方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公司有关负责人9日告诉记者,该工程总投资近27亿元人民币(约为31亿港元),拟明年12月全部建成投产,将为今后广东省海上风电开发及解决中国类似海岛供电难题提供示范。有专家坦言,该工程为中国“海上风电”国产化示范,也可为海南诸岛解“孤岛”用电困局提供借鉴。
作为中国第一个地方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俗称“万山群岛”),地处珠江入海口,东邻香港,西接澳门,拥有大小岛屿106个,所辖海岛陆地面积80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200平方公里,是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腹地出入南海,通向世界的咽喉要道。
据了解,万山群岛电网由于未与大陆电网联网,一直是“电力孤岛”,海岛长期依赖柴油机组发电,不环保之余成本亦高,不但影响海岛居民的正常生活,更大大制约海岛的生产和经济发展。
作为目前广东省首个核准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场址到澳门西南约16公里,西北测距珠海市区约17公里,距香港的大屿山机场大概20公里。
拟明年12月全部建成投产
该项目投建方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本期建设规模120兆瓦,总投资26.83亿元,拟安装7台风机机组,拟于2017年12月全部建成投产。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发电量近2.6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8.6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67万吨,具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彻底解决珠海万山区海岛供电难题,为今后广东省海上风电开发及解决中国类似海岛供电难题提供示范。
参与该项目的专家对大公报记者表示,该风电场地处珠江口的延伸海域,属于中国首个台风区域的一个试验场,计划通过采用国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等采购,特别是考虑到对抗台风、抗腐蚀等关键海洋技术的示范,逐步实现海上风电国产化示范。
该专家称:“该项目不仅是国家级示范项目,更是国际首个海上风电与海岛新能源‘智能微电网’应用研究整合项目。”据了解,为解决海岛用电难题,广东省人大督办、广东省政府部署实施了“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与万山海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前期,万山海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已推进建设,基本建成了东澳岛和桂山岛海岛智能电网,截至今年8月底,已为两个海岛800多户单位和居民供电3600万千瓦时,供电可靠性达99.7%,获大幅提升。“桂山海上风电场项目建成后,将通过该海上风电项目与海岛电网联网工程,把珠海东澳岛、桂山岛、大万山岛三个海岛的微电网与陆上主电网连接,实现海岛联网供电,彻底解决偏远海岛稳定供电难题”。
桂山岛海上风电“三大示范”
1、该项目是中国首个台风区域的一个试验场,计划通过采用国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等采购,特别考虑到对抗台风、抗腐蚀等海洋技术,逐步实现海上风电国产化示范。
2、该风电场是国际首个海上风电与海岛新能源“智能微电网”应用研究整合项目,将通过该海上风电项目与海岛电网联网工程,把多个海岛的微电网与陆上主电网连接,实现海岛联网供电,彻底解决偏远海岛稳定供电难题。
3、该工程藉探索国产海上风电开发模式(由电网企业牵头,联合发电企业、设备制造商等“强强联合”开发)及创新施工技术,为海南诸岛的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建设提供宝贵经验。(记者方俊明整理)
话你知:广东近海海上风电资源丰富
据广东省能源局新能源处数据,广东近海海上风电资源丰富,仅5米到30米水深的近海浅水范围的海上风电可开发资源,就有1071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年发电量近290亿千瓦时。专家认为,通过桂山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的建设,不仅可建成广东海上风电开发的样板工程标杆工程,促使海上风电成为广东新能源经济的新增长点,而该工程还可探索国产海上风电开发模式、施工技术创新,为海南诸岛的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扫一扫,关注大公网《晨读香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