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4日,代表投票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新华社
大公报10月25日讯(记者葛冲 朱烨 张帅 海岩)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24日出炉,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新旧更替。在204名中委中,有126人为新晋中委,新当选比例约62%。与上一届中委相比,新一届中委“60后”比例进一步大幅增加,占比近二成,年富力强的“60后”政治新星正以崭新姿态加入执政党领导集体,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底和60年代初的中央委员成为领导集体的主体力量,从学历结构上看,新一届中委普遍拥有大学学历,不少还拥有博士学位。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央纪委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新华社报道称,新一届中央委员、中央纪委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预选的差额比例均多于8%。
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人数为204人,只比第十八届中委少一人,规模基本持平。在新一届中委中,78名委员为上一届连任,其馀126人为新晋中委,新当选比例约62%,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变得更加年轻、代表性更为广泛、更富活力。
人员构成具广泛代表性
新一届中委中,习近平、李克强是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其馀五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在第十九届中委名单之中。
从新一届中委的人员构成看,他们的主体是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党政“大员”,中央机关、国务院各大部委的“掌门人”,解放军的主要骨干,以及一些主要群团组织主要负责人等,他们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国防、政法、教育、宣传、文化、卫生等方方面面,结构和分布比较合理,具有广泛代表性。
新一届中委进一步呈现年轻化趋势。与上一届中委多出生于五十年代初不同,新一届中委中,出生于五十年代底和六十年代初的委员成为主体。与上一届中委相比,新一届中委的“60后”比例大幅增加。在上一届中委中,只有9名“60后”,而新一届中委至少有38名“60后”,“60后”中委占比将近20%。其中,最年轻的是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出生于1967年,今年只有50岁。
从学历结构上看,新一届中委普遍拥有大学学历,不少还拥有博士学位。比如,习近平、李克强均拥有博士学位。北京市代市长陈吉宁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环境系统分析专业博士,曾是清华大学教授、校长。
新一届中委共有女中委10名,同时,新一届中委中,有少数民族中委16名。
根据党章程规定,中共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
20多位国企高管晋候补中委
中共十九大选举产生172名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他们将在中央委员出现缺位时递补,代表中国政坛的后备力量。与上届相比,年富力强的“60”后已是主力军,潘岳、宁吉喆等多位正部级官员入选,并包括20馀位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负责人。
此届中央候补委员较上届增加一人,年龄结构明显年轻化,“60”后委员占比超9成,聚集了一大批“65”后政坛新生力量,包括出生于1969年的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贺军科,及出生于1968年的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等。
候补中委中,既包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潘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等多位正部级官员,也有多地省委常委级别官员入选。港人较熟悉的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广东省宣传部长慎海雄、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林少春、广东省组织部长邹铭等五位广东省委常委均进入候补中委名单。此外,来自金融界、企业界的候补中委较往届增多,央行副行长易纲和潘功胜,中国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工行董事长易会满、中国商飞董事长贺东风等20位央企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均首次当选。
另外,候补中委中来自基层的精英也明显增加,来自央企的一线职工就有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