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礼”见证的岁月

2013-03-26 14:51:26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笔者在外交部礼宾司任职多年,有幸目睹过许多“国礼”。那些造型各异、构思巧妙、立意高雅、情义盎然的国礼,是历史春秋的写照、人物春秋的缩影、和平与友谊的象征、文明的标志。国礼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无价。先睹为快,美好的回忆绵长。

  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对外交往中与各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和其他重要人物相互赠送的礼品称为国礼。国礼是代表国家赠送的,因此各国在礼物的选择上注重体现本国或本民族的传统的物质和文化特征,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重要外宾纷纷访华,中国领导人也应邀出国访问。国宾为了表达他们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常馈赠礼品。礼尚往来,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时,也向驻在国领导人和老朋友赠礼,以表达友情,使双方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锦上添花。

  历史春秋的写照

  国礼的历史价值无法估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国礼既是现代各国友好关系发展史的实物见证,同时也有着鲜明的地区色彩、民族特点,代表了各自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我亲见亲闻的例子不胜枚举。1950年4月13日我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1956年、1961年和1964年苏加诺总统应邀访华,访华期间曾两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毛主席赠送苏加诺一幅牡丹松石图大立轴,那是齐白石先生逝世前的绝笔。周总理赠送苏加诺的则是一幅徐悲鸿的奔马图。苏加诺总统是世界著名的收藏家,收藏的世界名画甚丰,其藏有的中国名画充分体现出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尼克松。当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欢迎宴会,宴会开始前宾主双方在北京厅互赠礼品。尼克松总统将瓷塑天鹅赠送给毛主席。周总理代表毛主席接受赠礼。瓷塑天鹅见证了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1974年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访华,会见毛主席时,赠送了一套铜茶具。赞比亚素以“铜矿之国”著称,它的铜器闻名遐迩。会见时毛主席与卡翁达总统谈到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令他觉得耳目一新。谈累了,总统取出铜茶具说:“喝口水吧。”毛主席哈哈一笑,说:“我用不惯铜茶杯。”接着毛主席取出制作精细的景德镇瓷杯,总统看了赞不绝口。毛主席风趣地说:“我的好虽好,但一摔就碎。你的虽然沉,耐摔。咱们是各有千秋!”1984年菲律宾贵宾赠送给邓小平用一块木料制成的红木雕手形坐椅,图案精细,构思巧妙。这件国礼当时引起国际上广泛的猜测。有的说这代表着邓小平是当时中国的“一把手”,有的说它象征邓小平把中国人“托”起来。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访日时,根据日本是一个与我国文化交流历史悠久的国家之特点,赠给明仁天皇仿汉代张衡地动仪。天皇很欣赏这件礼品,说它体现中国古代的科学进步。同年明仁天皇访华,我国又向他赠送了山东产的“琅琊砚”以及我国书法家书写的“茶经”。

  人物春秋的缩影

  从一件国礼,阅读领袖人物的春秋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教益匪浅。有些送给中国领导人的国礼由外交部礼宾司转交,由中南海派人到外交部礼宾司来取。来者有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的同志,也有中央警卫局或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有一次瑞士联邦主席送给毛主席两块金表,工作人员当时把这两块金表给毛主席看,问他是否留下。毛主席说:“这种礼品不能要,谁当主席他送给谁,你当主席也会送给你。我是代表人民的,这种礼品不能收,一定要送仓库。”据我所知,外宾赠送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礼品都是造表交公。1963年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送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元帅一件铜镀金戗花腰刀,故事生动有趣。哈桑二世在其王宫宴请中国客人时,对陈毅元帅的豪爽十分感动,说:“这个朋友我们交定了!”当即取下挂在墙上的腰刀赠予陈毅。腰刀在他们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象征着民族的气节和英勇的精神。1992年杨尚昆主席访问朝鲜,向金日成首相赠送了一对近两米高绘有松鹤朝阳图案的大瓶,祝贺他80大寿。松鹤象征长寿,礼品意义深远情义重。

  文明的标志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我国领导人向国宾回礼,或出访时向驻在国领导人赠礼,通常采用传统的优质工艺品,诸如景泰蓝、丝绸、玉器、瓷器、刺绣、纺织品等等。外国朋友从礼品中了解到中国和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周总理在审批并确定向外宾赠礼方案时,还让秘书提醒礼宾司,对外赠送的礼品必须附说明书和译文。

  欧洲各国的国礼很多是仿制世界艺术史上的著名美术品,体现他们保持西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理念。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赠送我国领导人的国礼是一套精装的莎士比亚文集,体现英国的传统文化。1994年李鹏总理访问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时,均向上述几国领导人赠送了我国生产的音响、电视机等电器。他们对我国新颖的电器和工艺赞不绝口。

  和平和友谊的象征

  物轻情义重。每件礼品都有着深刻的含义。1987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访华,邓小平在会见他时指出:我们关心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联合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会见后联合国秘书长向邓小平赠送了铜雕“和平之手”,艺术化地再现联合国维护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宗旨和使命。1995年联合国成立50周年时,江泽民主席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这尊高21米、鼎座高05米的巨鼎被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的草坪上,供参观者欣赏。鼎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时,送给李先念主席和夫人林佳楣一张女王夫妇合影,表现一国之君的朴素情谊。1989年老布什总统访华,李鹏总理夫妇向总统夫妇赠送了飞鸽牌男女自行车各一辆。这份礼品引起布什总统夫妇一段美好的回忆――当年他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时,常同夫人骑自行车逛京城。

  无价之宝

  国礼一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的甚至价值连城。20世纪60年代,胡志明主席赠送刘少奇主席一尊木雕大象,栩栩如生,憨态十足,反映了当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和馈赠礼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为恢复日中邦交初次访华时,赠送毛主席的国礼为一幅标价5000万日元的东山魁夷的风景画。东山魁夷是日本著名画家,他的画在本国价值连城。1996年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赠送江泽民主席一座乌木雕长颈鹿群像,5只长颈挺立的鹿相聚一起,眼睛机灵地观望着四周。木雕生动地描绘出长颈鹿的群居生活,反映了当地特有的生态环境。不少非洲国家的铜雕、长鼓等也被作为国礼赠送给我国领导人,这些礼品都具有浓郁的风俗民情,是无价之宝。

  周恩来总理对礼品的处理极其严格。我记得在礼宾司时,周总理指示礼宾司将外宾送给他的礼品直接上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他还多次向礼宾司说,要把有纪念意义、价值高的礼品集中起来,选择适当场所陈列展览,供国内外人士参观。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我国已成立了国际友谊博物馆,主管国礼的收藏和保管工作。目前在国际友谊博物馆保存的几十年来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赠送我国领导人的万余件国礼中,几乎每件礼品背后都有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见证历史风云的起伏、友好往来的篇章,体现了共和国辉煌的外交成就。

  目前在国际交往中互赠礼品的做法趋于简化,互赠小纪念品,礼轻情义重。双方商定不互相赠礼的实践也不乏其数,且受欢迎。我国在接待国宾时,通常把客人来访期间的活动照片精选汇集成册,在国宾离华时作为纪念品赠送对方。这种做法很受欢迎,既表达了对客人的友好和尊重,又富有纪念意义。

关键字: 国礼 访华 领导人
责任编辑: 方乐迪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