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接触内地文化 拓展职场竞争力

  香港大学生参观大亚湾核电站 大公报记者石华/摄

  大公网8月14日深圳讯(记者石华)8月6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和“未来之星同学会”联合主办的2016星动深圳• 未来之星——粤港暑期实习计划在深圳结业,20名香港大学生在深圳8家知名企业度过了一个月的实习生涯,期间,他们零距离接触内地职场并了解内地职场文化,周末假期,他们参观了莲花山、深圳博物馆及前海等,更多的了解内地文化和城市发展脉搏。

  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有大学生表示,回港后会将这次实践学习到的应用到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未来也会更多到内地交流,了解祖国的发展。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青少年交流中心主任、未来之星同学会专职副主席李华敏则表示,希望未来之星同学会能成为同学们全面认识真实内地的桥梁。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回到香港以后,能够分享在内地生活体会,比如摄影作品通过微信朋友圈或者Facebook发给家人、朋友。

  实习领域全面覆盖

结业留影 大公报记者石华/摄

  据记者了解,“粤港暑期实习计划”是在2015—2016年度首次推出的计划,该实习计划在“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的框架下,额外增加了香港青年到广东省内实习的名额。2016—2017年度粤港暑期计划的实习地点包括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惠州及珠海共七个城市,实习期约为一个月。自去年起,香港民政事务局邀请“未来之星同学会”参与主办“粤港暑期实习计划”。

  主办方介绍,考虑到深圳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设施完善,离香港近等因素,“未来之星同学会”选择深圳作为其中的一个目的地,“星动深圳• 未来之星—粤港暑期实习计划”就此诞生。

  今年主办方为20名香港大学生精挑细选了8家深圳知名企业作为实习单位,其中包括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深圳卓越商业置业有限公司、深圳会展中心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卫视国际传媒集团、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前海农产品交易所和海吉星商城等,覆盖交通、物流、金融、文化、城市建设等行业。

  8月6日,该次实习结业仪式上,为了感谢相关企业对此次实习计划的支持和协助,广东省港澳办和香港民政事务局青年事务委员会还制作了纪念牌,现场颁发给相关企业。

  把握机会提升竞争力

  “希望通过以亲身接触内地工作环境,加深对内地职场文化的认知,并在有关工作岗位上,将自己在大学学科专业所学习的知识和技巧投入到实践。”7月10日,在启动仪式上,学生代表陈毅霞的话代表了20人的心声。通过一个月的实习锻炼,让港生零距离体验到了内地职场,并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经验。

  香港浸会大学大二学生黄嘉曦所学专业是视觉艺术,她此次原来在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岗位是设计助理,因为她在学校还没涉及设计的具体学习换到主要负责文字方面的实习岗位。“总的来说还是学习很多东西,她自己的专业在香港很少机会,也想看看内地的机会,这次也了解到不少内地职场和相关专业的需求,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特别加强学习”。

  香港城市大学屋宇设备工程管理专业的厉其智则指,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有机会了解内地将来的就业情况。此次去的实习单位都是深圳乃至全国知名的企业,这些企业实习岗位竞争是十分激烈的,所以非常感谢有这个如此宝贵的机会。

  港生工作态度获企业认可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孙龙虎表示,此次顺丰共接受了4名香港学生,被安排到产业园物流中心和营运部网络规划实习,从各部门反应的情况来看,这四名港生做事主动,思维想法有别于内地实习生。

  孙龙虎称,香港学生就事论事,对待工作很直接,但是内地学生注重公司规章制度,思维不够发散,在工作上很难突破。“香港实习生也有软肋,他们的普通话不好,影响了沟通的效率。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还是很短,在短期内很难将具体的工作交给实习生,若是全面了解需要3到6个月,希望明年他们还能继续来企业实习。”

  港生的工作态度被认可并非顺丰一家。此次港生统一住在罗湖,香港城市大学管理工程大四生厉其智此次的实习单位深圳地铁集团客运一公司车辆设备维保一部在西丽,每天单程需要一个半钟头,但厉其智实习期间并没迟到过。

  “两个实习生都很积极主动,非常守时,不迟到、不早退。很认真地跟着师傅在学东西。”厉其智的实习师傅徐庆祥说陶博韬和厉其智两个人的专业都跟现在安排的机电技术有所关联,实习期间,两人主动积极性高,求知欲望强烈。据了解,为了此次实习,陶博韬5月份时就在港大参加了电力工作技巧培训。

  偏爱内地工作氛围

  顺丰营运规划部网络规划处高级经理林海彬认为,对于实习生而言,初到企业交流实习,更重要的是感受企业和工作的环境、氛围,并多与其他同事沟通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三年级的余家权,此次在卓越商业置业有限公司设计部实习,余家权认为,与香港相比深圳的氛围很轻松,时间没有特别紧张。“我以前在香港房屋处实习过,那时加班特别多,深圳很少有加班的现象。”

  让余家权感受最深的就是同事之间的关系很轻松,大家更注重沟通和交流,开会时商议每一个细节,执行起来节约了很多时间。下班后可以跟同事一起打球,相处的很融洽。而香港下班后同事很少聚在一起。

  与余家权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在顺丰集团实习的叶炜娴,实习期间一次生病,她请了一天的假,第二天上班时每一个同事都过来问她的病情,让她注意身体,这让她特别感动。“平时空闲下来,我们还可以聊天,他们问我香港的美食景点,我问他们如何在网上买东西。”

  香港理工大学大三学生陈毅霞在顺丰实习期间,对比之前在香港兼职的公司,陈毅霞觉得今次的实习单位的办公氛围更好,除了空间宽敞,绿化较好之外,还有中午有较长的午休时间,比较人性化。她说,中午一般会有接近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吃完午饭还可以在办公室休息,而在香港中午最多只有半个小时吃饭时间。

  在顺丰电商产业园工建岗实习的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土木工程大四生区骏康则另有感受,由于实习公司年轻人比较多,不方便照顾孩子,公司还专门设置儿童房,以便照顾这些孩子,“太人性化了”。

  业余时间参观深圳

  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让港生特别充实,除了奔走在实习岗位之外,也不忘趁周末游览观光放松心情,增加对深圳这座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的城市的了解。登莲花山俯瞰深圳的城市风貌,参观深圳博物馆了解深圳发展历程,访问大亚湾核电站看科技带来的变化,前海一行感触内地创业氛围……

  “在展望台俯瞰核电厂的设施时,工作人员对核电设施三重防护罩的解说,让我消除了之前对于核电厂的核泄漏、核辐射危机的忧虑。”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大三学生钱精莱说,此次大亚湾核电厂播放的企业介绍影片生动有趣,伴随着简单易明的动画,自己对于铀发电的原理、核电设施的构造等有了初步认识,对核电安全也有了最直观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核电厂改善了周边地区人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素质。

  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大二学生张慧娴认为,前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11号线地铁开通后,交通四通八达,香港企业进驻数量猛增,同时也为从事创新科技的香港青年带来孵化平台,是深港两地新时期更深层次合作的重要平台,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下的重要发展区域,相信实现“中国梦,前海梦”的日子指日可待。

  在前海梦工场参观时,不少香港大学生对入驻条件以及人才引进等政策信息颇为关注。在得知已有50多个香港创业团队进驻孵化,并有不少团队已相继获得千万融资之后,不少香港大学生对此反响强烈,感慨前海给予香港青年的创业平台及服务并不逊于香港。


扫一扫,关注大公网《晨读香江》公众号

责任编辑:胡明明 DN009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