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央企负债率下降0.2% 将扩大债转股试点

  大公网12日讯(记者 罗洪啸 北京报道)国务院国资委今日公布央企前三季度运营成绩单,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5.4%,实现利润总额11104.8亿元,同比增长18.4%,收入利润增速创十八大以来同期最好水平。9月末央企负债率比年初下降0.2%,央企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国资委正在积极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的探索,目前已有36家央企有意向开展这项工作,14家企业已经签署债转股框架协议,资金规模达4400多亿元,下一步将加大试点力度。 

\

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右)发布央企前三季度运营情况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央企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8.3%,工业企业的增收额对央企整体收入增量的贡献达到75.3%,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增利额占央企利润增量比重为64%。截止9月末,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继续稳定在66.5%,石油石化、冶金、航空、商贸、军工等行业带息负债规模同比下降。 

      沈莹表示,国资委特别重视央企的债务风险防工作,从2009年开始就探索建立中央企业的债务风险管控机制,实行“五控制”。下一步国资委将加快央企去杠杆、减负债工作。一方面推动企业强化内部管理,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提高企业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特别是通过加快资金周转、减少低效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推动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增加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就要通过上市的增发、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引进投资者、加大企业之间的资本合作等方式开展多渠道的股权融资。 

      沈莹并指出,国资委在积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工作,探索通过投资运营试点工作探索多渠道的补充国有资本的机制。下一步,国资委也要从负债规模、负债率“双管控”的角度对企业投资、资金使用开支等方面要加强管理,特别是要提高企业创现能力,对企业的债券风险要进行摸底清查。同时做好去产能和“僵尸企业”的债务处置工作。

      

    责任编辑:徐孟楠 徐孟楠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