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只新生大熊猫幼仔集体亮相 萌态十足

\

  新生熊猫宝宝集体亮相。

  大公网10月13日讯 (记者 李兵 )10月13日,36只今年新生熊猫宝宝分别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卧龙神树坪基地集体亮相,并通过网络传播全球,引发无数熊猫迷关注。 

  在卧龙神树坪基地,工作人员将19只新生熊猫宝宝集合在熊猫幼儿园。宝宝们或打盹、或行走,或相互玩耍,可爱的样子萌翻众人。在雅安碧峰峡基地,17只新生熊猫宝宝集合在白熊坪圈舍,排列成三行队伍,最后一排的宝宝们由奶爸奶妈抱着,集体向公众问好。 

  繁育30胎成活42仔 

  为做好大熊猫繁育工作,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加强了发情前期的饲养管理,充分保证完成配种的雌性大熊猫身体健康和正常受孕。同时,坚持优生优育原则,以自然交配为主,人工授精为辅,实施繁殖计划。 

  去年年底,海归大熊猫“苏琳”顺利完成发情配种,正式拉开2017年大熊猫繁殖序幕。从今年5月开始,大熊猫繁殖逐渐进入高峰,饲养员开始了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静候新生命的诞生。 

  5月20日,大熊猫“茜茜”在雅安碧峰峡基地产下今年全球首对双胞胎熊猫宝宝。5月31日,大熊猫“龙欣”在卧龙核桃坪基地产下一对双胞胎熊猫宝宝,为“第八梯队”大熊猫野化培训提供个体。7月8日,海归大熊猫“林冰”在卧龙神树坪基地产下一对双胞胎熊猫宝宝。7月30日,大熊猫“海子”在卧龙神树坪基地产下一对双胞胎熊猫宝宝,创下大熊猫最高龄产仔记录。7月31日,野外引种大熊猫“草草”顺利产下一只雄性幼仔,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试验取得阶段性成功…… 

  截止目前,2017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共繁育大熊猫30胎、成活42仔,大熊猫繁育数量创历史新高。 

  “今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繁育创历史最高,说明了保护研究中心繁育技术的成熟。”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说,今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发情配种率达到95%,受孕产仔率达到87%,幼仔成活率达到95%,标志着大熊猫繁殖技术获得重大提升。特别是野外引种大熊猫“草草”顺利产仔,是中国大熊猫科研保护史上的一个又一重大突破。 

  持续深化海外合作 

  今年,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积极深化与国内外科研的合作,帮助北京动物园、重庆动物园5只大熊猫完成发情配种。同时,先后派遣大熊猫繁殖专家赴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英国爱丁堡动物园、美国华盛顿动物园、新加坡河川生态园、泰国清迈动物园以及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动物园等6家科研合作单位完成大熊猫的发情和配种工作。 

  6月12日,大熊猫“仙女”在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产下一只雌性幼仔,成为今年首只海外出生的熊猫宝宝。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张志忠说,通过技术和人员输出,帮助合作单位开展大熊猫繁育研究工作,全球大熊猫保护的行业力量正在逐步壮大。 

责任编辑:徐孟楠 徐孟楠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