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浙江,远山雨雾蒙蒙,如诗如画,近水楼阁重重,秋意盎然。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带领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赴浙江考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发源地湖州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他们不仅惊叹于杭州西溪湿地的壮阔与美丽,感叹浦江县四年生态治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感受到过去五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惊人成就。
10月10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会见了董建华副主席一行。
推动香港与浙江更紧密合作
10月10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会见了董建华副主席一行。他说,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之际,考察团前来浙江,是对浙江工作的鼓舞和激励。考察团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这正是浙江的优势所在,也是浙江的努力方向。我们将更加自觉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持续深入推进美丽浙江建设。浙港两地合作空间广阔,希望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一如既往地关心浙江、支持浙江,进一步发挥在香港各界的重大影响力和感召力,推动浙港交流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董建华为家乡近年来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他说,浙江在改革发展中有许多好做法好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香港与浙江合作紧密,成果丰硕。他愿与其他香港全国政协委员一道努力,积极促进浙港各领域的合作,使合作成果更好地惠及两地民众。
董建华副主席与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在荻浦村合影。
桐庐荻浦村: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
走在古色古香的荻浦村,白墙黛瓦,绿树如荫,青石板街巷、鹅卵石村道,古树、清溪、老桥、古宅,无不在诉说往日的历史。新建的创意园更是清新扑面,昔日的老旧屋子,甚至猪栏牛栏也被创客改造成各具特色创意的猪栏茶吧、牛栏咖啡等独具匠心的景点。
荻浦村位于桐庐县江南镇东部,总人口2300多人,以申屠姓氏为主,距今已有900年的历史。2006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村镇,2007年与深澳、环溪、徐畈四村一并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孝义文化、古戏曲文化、古造纸文化、古树文化为村四大特色文化。
村里古建筑至今保存良好,多以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为主。荻浦村有宋代的范井,明代的水系,清代的石坊,庙庵,祠堂,民居等四十余处。更为难得的是,还保存有三座较完整的明代房屋建筑。
这里的传统建筑,特色美食,韵味无穷的戏剧,还有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前来观看的花海,这里的生态,这里的景致吸引着委员,也感染着委员。坐在旧房改造的咖啡馆里品着当地小吃,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说,这个地方很好,有空专门再来一次。浙江省政协主席乔传秀邀请说,请主席下次带上全家人一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SML集团主席孙少文说,如何在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村落既保护好传统,又发展好经济,看到荻浦村村民用猪栏牛栏改造的咖啡馆和茶社,就知道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里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依据独特的人文底蕴,发展出有特色的田园新经济,荻浦村的创新之路令人深受启发。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青年协会高级顾问、原总干事王䓪鸣说,浙江农村建设的如此美丽,不仅可以带动民众文明的提升,对于推动整个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习总书记战略的指引下,浙江生态建设取得了非常的成就。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库总监杨志红建议,我们看过的几个小镇建设和欧洲的小镇一样美丽,当地可以制作更多个性化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带回去,不仅增加地方收入,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当地的旅游宣传。
10月12日,中共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向全国政协委员讲述过去四年治理污染给浦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浦江:四年治污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浦江县位于浙江中部,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湿地纵横。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从连续多年的全省倒数第一跃升至目前第四位。然而就在四年前,这里竟是以污染出名,就连县政府前面的河都是“牛奶河”(小工业排放白色污染物),更不用说其他的河流。
10月12日,中共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手持话筒,站在曾经恶臭熏天今日游人如织的翠湖边,向来自香港的政协委员介绍当年的情况。
“四年前老百姓是站在垃圾堆上数钱,躺在病床上花钱,牛奶河垃圾村遍地。”曾经,浦江当地的22,000家水晶企业产出了全球85%的人造水晶。这一行业给浦江带来了“水晶之都”的美誉,也带来巨大的污染。当时,全县85%以上水体受污染,浦阳江成为钱塘江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支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为劣Ⅴ类,全县51条支流中有22条为劣Ⅴ类,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多年全省倒数第一。当时有媒体报道,2013年浦江已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县,全县有超过500条“牛奶河”,更有25处水体已经变成黑色。
今日美丽浦江翠湖
施振强上任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了四年的时间,还浦江以青山绿水。他们先后投入50多亿资金,实施了55个污水共同治理项目,查处环境违法案件795起,行政拘留336人,刑事拘留78人。强制关停水晶加工户19680家,关停重污染企业23家。
四年过去了,施振强说,我们践行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通过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的投资落地。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可比增加7.5%,位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亿元,其中税收和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
全国政协委员孙少文说,浦江县从治理污染严重的环境开始,污水变为绿水,实现了习主席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得到老百姓点赞。他们时刻关心老百姓所需,时刻为老百姓所想,肩负使命和责任。全民治水,全民爱水,青山绿水,实现山不高而水秀,一江春水浦江流,垂柳依依迎风飘,江边草映水更美!秋景令人颇为陶醉!
看到浦江上下团结一心四年取得的成就,考察团团长刘汉铨感慨地说:“我本来想写一篇歌颂浦江的诗歌或文章,时间太紧来不及了。四年时间,浦江的生态环境发生翻天覆地、脱胎换骨的变化。”看浦江念香江,他说,香港的同胞也要团结起来,群策群力,让香港这个东方明珠更加璀璨。
著名歌唱家、全国政协委员汪明荃说,看到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非常自豪地讲述家乡取得的成就,讲述四年治理污染的成就,非常感慨。他们既保持了自己的传统,又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干部群众精神状态非常好。香港也应该向他们学习。
看到浦江的巨变,全国政协委员郑翔玲也深受感动,她说,不仅将会考虑投资到浦江,也会带领来自全球的农业专家,帮助浦江修复改善土壤,处理废气。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发源地——美丽的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
余村:感受“两山”思想发源地涅槃巨变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走进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入眼一片美景。远处,群山烟雾缭绕,犹如仙境;近旁,草木掩映,溪水潺潺,一派秋日胜景。
12年前的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并召开座谈会,得知村里关闭矿区、转变发展模式的做法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余村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两山”思想的发源地也更加引人注目。今天,村口竖着一块巨石,上面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个大字,委员们纷纷在此合影留念,随后大家又观看了当年习总书记来余村的谈话视频。
村支书潘文革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山里优质的石灰岩资源,让这里成为安吉县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当年开采石矿,村里每年有200多万元的纯收入,是安吉名符其实的首富村。然而,因为矿山、水泥厂的污染,余村常年笼罩在烟尘中,竹林黄了,竹笋小了,连千百年的银杏树也不结果了。村民们不敢开窗、无处晾衣,甚至还因生产事故致死致残……
习近平同志来到了处于转型发展迷茫期的余村进行调研,当听到村里下决心关掉了石矿,停掉了水泥厂,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称他们这是高明之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给当地指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从此,余村人下决心封山护水。村里关停全部矿山和水泥厂,并挤出所剩不多的集体资金修复冷水洞水库,拆除了余村溪边的所有违法建筑,把竹制品家庭作坊搬进了工业区,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治污。目前,全村已经逐步形成河道漂流、户外拓展、休闲会务、登山垂钓、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的休闲旅游产业链。现在,全村有农家乐床位500余张,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十二年来,全村三产从业人员从85人增至341人,集体经济总收入从55万元增至380万元,人均纯收入从7576元增至35895元。乡村游扎根拔节,游客量大幅攀升,实现了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华丽转变。这便是天荒坪镇余村12年间的涅槃巨变。
如今余村每天都接待着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现在最多每天接待的考察团在20批次以上。”潘文革说,余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和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国家级美丽宜居创建村。
此情此景,也让委员们心生感动,王䓪鸣说,浙江是真正发动老百姓爱自己的乡村,建设维护自己的乡村,我们到过的每一个村庄的人给人感觉都很骄傲自豪,欢迎游人们来观赏他们的家乡。应该让更多的香港青年来到这里看看,亲身感受内地过去五年的变化和成就。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百仁基金主席李文俊说,这次来浙江真正感受到,地方政府是通过做好环保工作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真正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看过的很多地方都是生态建设的楷模,我们一定还会来再来浙江的!
委员议:看浙江 看中国 看香港
开展考察活动,是帮助港区政协委员咨情明政的重要途径。港区政协委员主要在香港工作生活,在内地工作生活时间相对较少,为期5天的考察是委员们最直接、最快速、最集中了解国情的有效方式。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虹说,这次考察,也是本届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的最后一次考察活动,全国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她说,参与此次考察团的近百名委员,都具有开阔的全球视野和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希望通过此次考察,为深化浙港合作找到新平台,为促进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寻找金钥匙,加速推动浙江和香港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穿梭在如诗如画的浙江,委员们深入农村社区,实地走访观察,所见所闻,感受颇深。
“我看到村民们在白墙黛瓦、古色古香的村落里安居乐业,品尝了传统美食,领略了原汁原味的浙江农村风情。浙江省在城市化发展成熟之余,又能保持山清水秀的生态风貌,我为我的故乡感到由衷的钦佩和自豪!”全国政协委员、远东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邱达昌说,这次赴浙江省的考察活动,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让我们深刻领会了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在领导的关怀和人民群众的建设下,浙江省现在的发展水平已经超越一些先进国家,生态保护开发建设成就振奋人心!有朝一日一定重游美丽的江南故乡。
“这次来,看到浙江生态建设的成就很震撼,没有想到浙江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么好这么快,真正落实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联办副主任殷晓静说,正如车俊说会见考察团一行时说,过去的五年是浙江城市农村均衡发展,居民农民均衡发展的五年。再好的发展理念,也需要干事创业的干部去落实。我们通过浙江的发展成就能感受到中国的发展,过去的五年取得的成就是浙江的干部群众实干出来的,我对他们表示钦佩。
“有人说现在干部是不是不作为了,但是我们看到浙江的干部为生态建设所做的贡献,一张图干到底,都是卯着劲在干,我很受感染。”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楼志豪说,生态有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浙江把生态建设和历史人文的保护传承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和谐统一。
我们去的几个县都是千年古县,从历史的角度看,过去的绿水青山是贫穷的绿水青山,现在的绿水青山是富裕的绿水青山,这是最大的不同。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周安达源说,浙江绿色生态建设的成就,看了很震撼,探索了一条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由于过去粗放发展,污染严重,有的地方现在经济转型比较困难,而浙江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统筹起来,生态建设已经成为浙江的新名片、摇钱树、聚宝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许荣茂说,我相信,浙江的明天山更青水更绿民更富。
从事政策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原首席顾问刘兆佳从制度层面分析说,浙江的实践说明环保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环保不会拖累经济发展,相反更能推动促进经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亚洲木薯资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铭泉建议,浙江可以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发展美丽乡村的产业,让生态建设更有持续性。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戴希立建议,浙江生态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事业,要从教育做起,从小学从幼儿园教育抓起。
浙江生态建设的成就如何在制度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郑翔玲说,看到浦江四年治理污染的成就,给她最深的感受,就是认真专注的做每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够做成功。“我们看到浙江生态建设不仅重塑了环保,也重塑了经济,应该逐步形成一系列的标准制度和法规,为全国生态建设做出制度性的贡献。”
任何成绩都是干出来的,孙少文委员希望,浙江的生态建设的模式能够总结经验,推广到全国。
浙江生态建设的成就,感染鼓舞着委员们。看浙江,观香港,委员们讨论的多,思考的更多。
“浙江最难能可贵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现在浙江人均收入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上海。”考察团团长刘汉铨常委希望,香港也能上下群策群力,团结一心,让东方明珠更加璀璨。
关注大公网《晨读香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