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中央第五巡视组巡视全国工商联工作动员会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出席会议,党组书记全哲洙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中央第五巡视组组长马铁山就即将开展的专项巡视工作作了讲话。(图片来自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大公网北京12月1日电(记者 王俊) 11月30日下午,随着中央巡视组组长库中的“名将”马铁山第五次挂帅的中央第五巡视组巡视全国工商联工作动员会召开,2014年中央第三轮巡视组已全部完成进驻13家被巡视单位并召开动员会。
2014年第三轮、同时也是年度“收官之战”的中央巡视对象分别为文化部、环保部、中国科协、全国工商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8家央企(南方航空、中国船舶、中国联通、中国海运、华电集团、东风汽车、神华集团、中石化)共13个单位。
十八大之后,中央巡视组用不到两年时间完成了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全覆盖。随后,中央巡视工作迎来拐点,从第五轮开始全部开展“短平快”的专项巡视。与此同时,第五轮中央巡视组的13名组长及组员人数也有着诸多特点。
记者注意到,2014年第三轮中央巡视组13名组长中,最为外界熟悉的是第五组组长马铁山。在前四轮中央巡视工作中,“老将”马铁山已4度挂帅,这次带队对全国工商联开展专项巡视后,他也因而成为中央巡视组组长库中唯一一位“五连任”的组长。
十八大之后,作为巡视工作组织制度方面的一个创新,中央巡视组组长不再是“铁帽子”,中央建立了组长库,实行一次一授权、一次一任命。在前四轮巡视中,十四届中纪委委员张文岳和十五届中纪委委员徐光春与马铁山一起“四连任”,不过这两位“老将”在2014年“收官之战”中并未披挂。
马铁山(1946.5)与中纪委书记王岐山(1948.7)有着一些类似的人生经历:王岐山是山西天镇人,马铁山是山西稷山人;1969年至1971年,王岐山在陕西延安县冯庄公社当知青,马铁山则在1964至1970年在陕西咸阳插队。
不过,二人的仕途却有着不同的走向。王岐山1971年进入陕西博物馆工作,并于1979年离开进京,而马铁山则一直在陕西工作,从陕西省咸阳造纸厂供销科干事做起,在陕西省一步步成长为部级纪检干部(2000年担任陕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
随后,马铁山在2001年调往广西续任纪委书记,并于2002年11月入选十六届中纪委委员。至2008年晋级广西自治区政协主席(2012年调任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之前,马铁山共担任省级纪委书记8年左右,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纪检”。
与五度挂帅的马铁山相比,2014年第三轮中央巡视组中赵文波、马瑞民、李宏、宁延令、刘卒、佟延成等6人是“新面孔”,他们全是首次“转正”并进入巡视组长库的“资深副组长”。譬如,这次挂帅中央第六巡视组进驻中石化的赵文波此前全程参与了前四次巡视,并一直担任第六巡视组副组长。
除组长之外,《中国纪检监察报》对中央巡视组进驻的细节报道还低调披露了这次开展专项巡视的中央巡视组的成员人数:12人或13人左右。譬如,巡视中石化的中央第六巡视组共有12人,巡视文化部的中央第二巡视组共有13位工作人员。
对于这次专项中央巡视组的成员构成特点,身兼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中纪委副书记张军11月18日对《人民日报》介绍说,他们具有“专、兼、广”等特点:专职人员相对固定,多数来源于中纪委和中组部,他们具有比较丰富的巡视和相关领域工作经验;部分兼职人员主要来源于中纪委的相关纪检监察室、中组部相关干部局、审计署等有关职能单位,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巡视对象的情况;与此同时,中央巡视组还将根据工作需要,在相关领域选择具有特长的干部,加强专项巡视的战斗力。
(本文版权归大公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