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是中国社会生活中一次非比寻常的“春耕”,而能否把民众追求理想生活的诉求与期许准确无误地带到两会,是对新一届两会成员是否合格与称职的基本检验。同样,执政党和中央政府的决策层能否在两会听到“原汁原味”的公众心愿,也是对中国的民主机制是否有效、民主管道是否通达的基本检验。 两会前到北京。抽空去了一处港人很少去的古迹――先农坛。先农坛与举世闻名的天坛以及地坛、日坛、月坛不同,它有很强的务实特色。相传每到春季,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必须到这里亲自扶犁破土,开启一年的农事,同时祈愿风调雨顺赐福天下苍生。“先农”由此得名。可见,每年的春耕对於中国这个千年古国是多麽重要。 部署中长期发展规划 凭栏怀古时,我突发奇想,今年春季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两会是否也可看成是中国社会生活中一次非比寻常的“春耕”呢?既然是非比寻常的政治“春耕”,当然就有不同凡响的政治“破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各类改革。两会当然还要按惯例听取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和批准年度预决算。但真正令世人注目的则是要选出国家主席,确定国务院新的总理。同样引人关注的是要通过法律程序为新一轮行政改革铺设通道,并且酝酿和基本敲定各部委主要负责人人选,部署具有战略意义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如此之多之重的议程议案,要在短短的十来天取得基本一致的赞同并获得认可,实属不易。我们的代表和委员 如果没有只争朝夕的作风和聚精会神的态度,没有民主协商的积极性和求真务实的责任感,不拿出春耕大忙时节农民伯伯那股紧张劲头,恐怕会辜负亿万公众的厚望哟! 既然是非比寻常的政治“春耕”,当然就有不同凡响的政治“播种”。它所播撒的是公众的心愿和期盼。人们所以把中国两会视为民主议政参政期,根本原因是代表 委员会带来亿万公众对中央政府的诸多希望。而听取民众呼声正是中央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尽管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和利益取向的多元,也决定了意见的多元和社会群体的多层次。利益、族群、职业、地域、年龄、甚至性别的差异,都使人们的社会诉求千差万别。但是即便如此,希望国家继续健康快速发展依然是全体国民和海内外同胞的共有心愿。 把民众诉求准确带到 今天,中国公众的这一共有心愿变得更加具体、明确与清晰。笔者的一位华侨朋友在来信中把这种共有心愿简洁地归结为三“少”∶一、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水源)少些;二、安全隐患(包括食品、药品、交通)少些;三、贪污腐败少些。这看似简单的三“少”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人渴望有一个民主、法治、宪政的社会环境,渴望有一个能够实行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更加廉洁自律的政府。人们期望通过完善立法和有力执法,提高公民的安全感;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提高公民的幸福感;通过严惩贪污腐败和维护公平正义,提高公民的尊严感。 笔者以为,能否把民众的这些强烈的诉求与期许准确无误地带到两会,是对新一届两会成员是否合格与称职的基本检验。同样,执政党和中央政府的决策层能否在两会听到“原汁原味”的公众心愿,也是对中国的民主机制是否有效,民主管道是否通达的基本检验。 由此,笔者就要从政治的“春播”说到政治的“春灌”了。而这里讲的播种後的浇水,就是特指两会在会风、形式和内容上的转变与改革。因为只有对会风、会议形式,特别是对会议内容加以改革,中国的两会才能够收到更多的实效。这如同农田在播种後只有浇水,种籽才可发芽一般。 确保会议内容有实效 近些年奢侈浪费、浮华之风吹进了两会。红地毯红气球连天接地、入场式如同时装秀,发放纪念品成了商品推销的免费试用,暖房的鲜花“忍受”迎宾的寒冷,警戒线外的百姓无奈地观看长长的车队┅┅所有这些奢华、这些扰民,无疑均应在今年会期割除。然而,笔者以为,不仅仅是这种形式上的“割除”,更重要、最关键的是要改进两会内容,使会议确有实效,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努力提高“听会者”的参与度。而提高和增加代表委员参与度的前提,则是要创造一种鼓励与会者说实话讲真话道实情的氛围。其次是要让代表委员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各类文件的实质、弄清在大量枯燥的数字中所包含的国情。只有让代表委员听得懂记得住国家方方面的大政方针和政策走向,才能享有真正的知情权,才能有效运用议政权和参政权,审议才会准确无误,参政才能有的放矢,监督才会名实相符,投票表决才不会成为虚应故事的走过场。可见,改进两会内容,才是对公众民主权利的真正尊重,才是执政党在工作作风上的实质性转变,也才是一个责任政府对其施政宗旨表里如一的坚持。 一年之计在於春,一国之计在於民。问计於民,可谓两会之本。 作者:秦晓鹰 为资深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