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罗援在济南观看“五三惨案”史实照片和资料。本报记者 张中 摄
原标题:罗援:“鹰派”不孤独
本报深度记者 张榕博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不了解我的随他怎么说吧。”面对网络上不同程度的批评,罗援引用《诗经》里的话回应。登录微博后的各种遭遇,仍然让罗援感受到公共舆论中的重重“机关”。
有老一代革命家的父母,还有亲赴前线作战的战场经历,罗援直言不讳自己身体里流着“强硬”的血。不过,在经历微博“风波”后,身为将军的罗援更加熟悉了当今舆论的复杂。不会回避的他反而更愿意和网民们交流,他说:“微博就像大伙的一个公园,我也来公园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民众的支持非常大”
5月19日,做客“齐鲁大讲坛”的罗援依旧阐述着自己微博上的强硬观点,但这一次,在他讲话的结尾,台下的听众都报以持续的掌声,甚至一些听众起立向他致敬。
“你看有些领导的讲话洋洋洒洒两个多小时,一句错话也没有,但是一两句顶用的话也没有。哪些话让人在头脑中有深深的烙印?没有!”罗援挥舞着一双大手,一直不停地讲话,台下的听众点头、感慨,没有一个中途去过厕所。
“网上热议毛泽东十句影响中国的经典语录,你一看那就是毛泽东的手笔,我把它念出来,和大家分享。最具真理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值得我们牢记的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罗援的祖籍在川北苍溪县,但他一口带着西北口音的京腔,时常掷地有声。一位听众听完大讲坛说,罗将军虽然讲的是军事,但是说了许多百姓最想听的话。“听完罗将军的报告后才记起他是一位将军,听他说话,就觉得解气!”
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亚洲安全研究教授大卫·莱此前曾专门就中国“鹰派”发表研究论文称,他们的“鹰派”言论能轻而易举地成为重要新闻,而且听众无数。
曾有媒体认为,中国的鹰派因为率真和强硬,缺少网络微语言的包装而显得“孤独”,但罗援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在网上看到的社会,和你接触到的民间不太一样。“在网上有对我的攻击,有误解,有不解,有别有用心,但是到了民众中去,我发现民众对我们的支持非常大。”
相关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