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 资料图
7月23日在机场候机楼闲逛,电视屏幕反覆播放?日本议会选举的结果──自民党获胜。那些跟进的评论员也在即兴发表着或深或浅的见解。中央电视台的一位美女主持郑重其事地“预测”说,安倍晋三为首的自民党今后将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继续履行竞选时的承诺,一种是淡化这些承诺。本人以为,媒体主持人说出这种几近“多馀废话”的预测,是因为他们完全不知日本国情、不懂日本近现代歷史。不过,有趣的是,你如果真有意要想得到一把可以打开日本近现代史之门的钥匙,其实不用寻寻觅觅,在机场航站楼的小书店里就能“找”到。它,就是被称为日本“启蒙之父”的福泽谕吉写的名著《脱亚论》。我在北京首都机场,竟会买到了这书的中译本。其实,在世界各地机场的EXCHANGE也能看见福泽谕吉的尊容,因为1万日圆纸币上印的那个人头像就是他。
安倍推崇武力对华思想
笔者所以把福泽谕吉的著作称为解开当今日本社会谜团的“第一把钥匙”,是因为这位明治维新时期的思想家为日本设计的战略文化一直影响到21世纪的日本,甚至可以说是影响到了今天的日本国民和政府。即便是在安倍晋三这位政治人物的言谈举止中,在他关于中日、韩日关系的表态和讲演中,也能看到福泽谕吉的影子!换句话说就是,福泽谕吉所竭力主张的脱亚入欧,用军事力量和武力征服来扩大日本生存空间的“大日本”战略,就一直与日本国民的右倾情绪和右翼政治势力如影相随。这套战略设想的核心就是军国主义和国家民族主义相结合的“军事立国论”。
主张“大日本”战略的人当然不会迴避日本对华关系和不可或缺的对华政策。他们总是以“大日本帝国”的所谓优越感来观察中国、看待中国,认为到了近现代,中国人已变成了顽固、落后和野蛮的国家。福泽谕吉甚至认为与中国这样的冥顽不灵的国家为邻,是日本人的“大不幸”。但是,还是这个福泽谕吉又清楚地知道,中国是一个大国,“是天兴的富国,大河直达四境,有舟楫之便,金银铜铁,矿脉歷然,沃野千里,可谓东方田园”,在许多方面是日本这样的蕞尔岛国不可比拟的。这种对华既羡慕又嫉妒的心态,只会更加刺激和强化用武力扩大日本生存空间的“大日本”思想。在军事经济层面上,“大日本”主义者主张对中国採取所谓伪“积极进取”态度。他们认为以经商等和平的方式到中国去搞什么“国权扩张”,既不能尽速,也不能尽兴。所以,他们和自己的的祖师爷福泽谕吉一样,在对华政策上最推崇、最力主的,还是武力侵华。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今天日本首相不正是这种“大日本”思想与战略的后继者吗?安倍晋三修宪的最终指向是“和平宪法”第九条,而这一条恰恰是保证日本成为“世界良民”(布热津斯基语)的底线,若修改它就意味?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復燃。
那么,什么是“小日本”思想,或“小日本”主义呢?
“小日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记者出身的著名评论家石桥湛山。他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主张,日本应该通过内政改革,来促进个人自由和活力,立足于产业发展,达到富民和利国的目标。他主张回到日本本土,反对把扩张领土视为生命线的谬论。认为“大日本”的幻想只能是亡国之路。日本在二战中的惨败以及战后在和平宪法保障下的迅速发展,有力地证明了,日本可以通过正常的自由贸易,既可以获得全球资源,也可以获得全球市场,它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放弃扩张领土、赢得和平与尊重,建设一个欣欣向荣的日本的道路来。
军事扩张重走军国之路
由此可见,“大日本”和“小日本”的思路与分歧,其实就是一个日本公众能否正确选择国家发展道路的问题,也是一个能否正确看待与评价日本近代与当代歷史的问题,更是一个考验日本各党各派政治家政治智慧的问题。经过战后近70年的去国家化和反战教育,热爱和平的思想在日本公众中应该已经根深叶茂。有过痛苦教训和战争记忆的日本国民,如果因为经济不景气而听任某些政客的摆布,重返军国主义老路,那无疑将是对世界特别对亚洲国家的冒犯,更是对日本公众自身智商与情商的否定与辱没。
坐在北京首都机场的候机大厅,看着关于日本的新闻,翻着福泽1885年写的那本书,想着中国与日本的过去与未来。与这样的东瀛之国相邻,是中国的劫数,还是中国的幸福?
作者:秦晓鹰 为资深评论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