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大公言论 > 视角 > 正文

热闻

  • 图片

关 昭:局长赴京“架空”特首?

局长参与特首述职,在过去确属比较少见,但“少见”不等于不可以发生;事实是梁振英担任特首以来,在很多方面的工作与过去歷届特首都未必尽同,关键在于要将其施政方针和理念落实到工作中去。

\

图:国家主席习近平(右)在中南海会见来北京述职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

    关 昭

  特首梁振英上京述职,三位局长:商务及经济局局长苏锦樑、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昨日相继上京会合特首,拜会相关部委。

  局长参与特首述职,在过去确属比较少见,但“少见”不等于不可以发生;事实是梁振英担任特首以来,在很多方面的工作与过去歷届特首都未必尽同,关键在于要将其施政方针和理念落实到工作中去,在表现方式和方法上自然就会有所不同以至较大的出入,这是一点也不用奇怪的。

  更何况,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已经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提供了一系列与港澳台有关的合作新机遇。对此,难道香港可以闭目塞听、坐失良机、无动于中?难道梁振英上京述职可以只带一双耳朵?

  事实是,不看别的,就看上京的局长是何人,个中“玄机”已是不言而喻了;苏锦樑、张炳良、陈家强,负责的是经贸合作、跨境交通基建以及金融财金法规,这与粤港澳自贸区的成立、前海作为全国金融改革试点实验区的开创,不正是“对号入座”、不谋而合了吗?如此苏、张、陈三人上京所为何来,还用“画公仔画出肠”吗?

  同样,既然具体触及到自贸区、金融试验区这些重大项目和实质问题,既然要到各个相关部委去与第一把手、有关官员面对面交谈研究,不由相关局长出马行吗?梁振英不是“万能老倌”、也不应该是“通天晓”,这些具体合作项目的研究和探讨,他可以作出整体性、规划性的参与,但不可能“越俎代庖”,取代局长的工作,具体事务还是要交由局长去谈。

  这一安排,实在是非常正确、及时和值得高兴的。特首向中央述职,当然只是梁振英一个人述职,难道叫苏锦樑、张炳良、陈家强三人一同述职?但述职的同时还要为香港干实事、干好事,这就“人多好办事”了。什么特首被“架空”,真是废话,笑死人。

  • 责任编辑:郑学友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