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大公言论 > 视角 > 正文

热闻

  • 图片

方润华:逸夫精神 永留人间

邵逸夫爵士以107岁高寿走完精彩人生,虽说“福寿双归”,但港人仍万般不捨,因为他缔造的影视王国陪伴无数港人成长,家喻户晓的集体回忆弥足珍贵。谨此怀念邵逸夫爵士,祈愿他在天国安息。

    方润华

  邵逸夫爵士以107岁高寿走完精彩人生,虽说“福寿双归”,但港人仍万般不捨,因为他缔造的影视王国陪伴无数港人成长,家喻户晓的集体回忆弥足珍贵。邵爵士耄耋之年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维十分敏捷,乃大家羡慕爱戴之人瑞,人称“六叔”,倍感亲切,其影视大亨传奇让人津津乐道,长寿之道令人啧啧称奇,庞大的慈善事业更令人肃然起敬。香港富豪很多,乐善好施的也不少,但能像邵爵士捨得在30年内捐出近50亿元支持科教及慈善的属凤毛麟角矣;他还担任香港红十字会会长近30年,笔者亦服务该会30馀年,他待人接物谦和有礼、富而不骄,慈悲为怀、富而好仁,确实令人折服。

  与香港很多富豪白手兴家不同,邵逸夫爵士出生富裕之家,但他并没有高枕无忧安享祖荫,而是勇于开拓另创天地,初闯当时新晋的影坛新领域,他的成功得来不易,除了过人胆识与智慧,还有大导演张彻所说的:“邵逸夫当年治事之勤,是我生平罕见。”上天赋予他创业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造就其影视大亨的传奇,可见“天道酬勤”是公平的法则,无论是白手起家或是享有祖荫,若想大有作为青出于蓝,除了勇于创新,勤奋拼搏也是重要因素,值得香港年轻一代借鉴。

  古语“仁者寿”是邵爵士的最佳写照,他被称为史上最长寿的上市公司CEO,很多人喜欢向他讨教养生之道,他曾笑答:“秘诀有三,勤奋工作,笑口常开,每天练功。”简单平实,彷彿人人可以做到,论道理大家都知道,“勤奋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宽容是人生快乐的源泉,生命在于运动”,但能坐言起行坚持如一的又有几多呢?尤其当今香港社会充满怨气,希望“六叔”的成功之道与长寿秘诀能带给人们一点启发,大家多些宽厚包容之正能量,于己于人都大有好处。笔者数年前有幸获邵爵士赠送学习气功光碟等资料,学成不难,难得是持之以恆,今后亦应以前辈为榜样,勤做善工积德积福,注重养生延年益寿,争取有生之年为社会、为慈善多作贡献。

  邵逸夫爵士在内地亦盛誉遐迩,除了中央歷任领导发唁电慰问与赞颂,民众亦自发悼念邵爵士,与香港不同的是,据调查八成网民是因为“逸夫楼”而认识他,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年轻人在网络上共同缅怀这位“好人”,有学生留言“人已去,楼仍在,我们每一届毕业生都要在逸夫楼前留影,今日我们缅怀您。”言辞诚挚感人,邵爵士在天有灵,当含笑九泉。人人都说网络时代年轻人难以管教,然而面对青年学生的真诚话语,我们明白身教比言传更有力量,善心如春风,润物细无声,邵爵士以其实际行动,将慈善种子深埋学生心中,终有一天开花结果,希望这些祖国未来栋樑以邵逸夫爵士为榜样,将中华民族的慈善精神发扬光大,以报答他无私奉献科教之善心。

  邵爵士对慈善一掷亿金,丧礼却低调从简,人们不感意外,因为他的节俭一如其慷慨慈善,早已传为佳话,简朴掩不住其人生的光辉,他赢得了从中央政府到香港各界尊崇缅怀,全国各地学生感恩致敬,还有国际媒体一致赞扬,可谓极尽荣哀,一生无憾。“影视传奇千秋在,硕德流芳百世扬”。邵爵士的传奇前无古人,但希望后有来者,他为广大富豪及青年学生树立了良好典范,逸夫精神永留人间!

  谨此怀念邵逸夫爵士,祈愿他在天国安息。

  • 责任编辑:郑学友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