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大公言论 > 视角 > 正文

热闻

  • 图片

童振源:马英九身份不好解决 “习马会”难达成

台湾像一个小家碧玉,大陆有大格局大气魄,做什么事都舍得投入,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

 童振源

  原标题:“习马会”意愿高难度大

  台湾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所长童振源,出身绿营,却经常赴大陆交流,并且是在新浪开设微博的绿营人士之一。他在民进党内曾当过“中国事务委员会”干事、前党主席施明德特别助理、“总统”候选人彭明敏新闻秘书,研究专长在两岸经贸和美台关系领域。

  童振源37岁时,就已经当上台湾陆委会副主委,参与过北京奥运圣火入台的谈判。近日,童振源在其办公室接受了导报驻台记者的独家专访。

  常赴大陆交流 对北京空气、交通印象深刻

  记:我关注您的微博,发现您经常到大陆。

  童:是的,去年就去了六次!

  记:从您的角度来看,对大陆印象如何?

  童:台湾像一个小家碧玉,大陆有大格局大气魄,做什么事都舍得投入,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但我认为,这中间的尺度比较难拿捏,一旦用力过了头,短期内就很难解决这种矛盾。比如有一次,我去北京住了三个礼拜,中间只有两天是晴天,可能是不适应,我一直在发高烧。为了经济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短期内是很难消除的。

  记:我们住在南方的人,可能比较难感受到那种雾霾带来的不便,但确实在新闻报道上常有耳闻。

  童:还不只是空气,北京的交通,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我回来的时候,为了防“堵”,特地提前三个小时出发去机场,可还是在路上堵了一个半小时。你想想,从市区到机场的路,就这样堵了一个半小时,这要误多少事?而原因不过是因为,有一辆载球的车子翻覆了。救援的车子开不进来,上面的车子开不出去,连路肩(应急车道)都堵满了。

  记:在台湾,不会出现应急车道堵塞的情景吗?

  童:台湾的应急车道只有“总统”、“副总统”、“行政院长”这个级别以及救援车辆可以走,其他车辆开到路肩上都要处以重罚。而当天大陆方面派来送我的车,就开在路肩上。

  受困身份问题“习马会”实际操作有困难

  记:您2006年-2008年在陆委会担任副主委,当时正是两岸快要融冰的时期。

  童:从2006年开始,两岸就在协商开放大陆观光客赴台,还有开放陆资。到了2008年,中间历经多次协商,无数次的沟通,终于开放了。大陆观光客的部分成长得很快,可是陆资赴台的部分,只有不到8亿美元的投资,成长缓慢。

  • 责任编辑:铁言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