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张乌克兰被罢免总统亚努科维奇的“通缉令”24日张贴在基辅街头 路透社
连日来,乌克兰局势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不仅是因为乌克兰地处俄、欧争夺前沿,其局势动荡或将引爆俄、欧“新冷战”,而且还在于这个曾经历过“颜色革命”的国家是否会重蹈覆辙,再次陷入“革命”的漩涡,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持续多日的示威、镇压、流血、冲突,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乌克兰政局正在滑向危险境地,正面临空前的内战与分裂威胁。
无论是反对派,还是当权者,都不愿意看到国家分裂。就连在乌克兰明火执仗打擂台的美欧和俄罗斯,也都不希望乌克兰一分为二。至于乌克兰百姓,国家分裂将是其噩梦的开始,昔日手足分道扬镳,不仅是新冲突的开始,更是在心理上难以接受的。对于有过苏联解体之痛的乌克兰,国家分裂所带来的心理创伤是其他民族无法体会的。
谁该为乌克兰分裂担责?首先是曾经荣登总统宝座的一众政客。苏联解体后,克拉夫丘克、库奇马、尤先科、亚努科维奇等等先后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对今日危机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在分析乌克兰政局动荡时,许多人不约而同发现了乌克兰东、西部对立这一现象。以第聂伯河为界,左岸东部、南部地区为东乌克兰,右岸西部为西乌克兰,东、西乌克兰在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及政治倾向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的确是乌克兰的现实,历史上是久而有之,近年来愈演愈烈,成为国家大小动荡之源。不幸的是这一根深蒂固的矛盾被政客用于权斗,乌克兰“向东”或“向西”不断地被摆上台面,令社会隔阂日益加深。乌克兰从独立之日起就从未和谐过,始终受困于大大小小无数次动荡,终日处于“革命”、“再革命”的威胁之中。
但比社会撕裂更加不幸的是外部势力的介入。乌克兰原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是俄传统势力范围,被奉为“独联体之核”,俄罗斯要坚决捍卫其势力范围。而在苏联解体后,美欧即把乌克兰作为进一步削弱、遏制俄罗斯的前沿,在北约、欧盟东扩上具有指标意义。美欧与俄的争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不同时期互有胜负。二○○五年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尤先科上台,建立起亲西方政权,美欧先下一城,在独联体内取得突破。二○一○年,亚努科维奇在大选中击败尤先科获胜,亲俄势力卷土重来,俄罗斯在争夺中重佔上风。
在此轮争夺中,俄罗斯原本是占尽先机的。去年十一月下旬,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使欧盟东扩计划遭遇重大挫折,也引发了乌国内示威。美欧旋即举起制裁大棒,为乌反政府示威活动火上加油,致使冲突愈演愈烈。如今,乌危局急转直下,反对派声称已控制首都基辅,总统亚努科维奇遭警方通缉下落不明。未来几日将是乌克兰局势关键期,但不管鹿死谁手,乌克兰国内都不会出现久违了的和平。
在美欧与俄争夺中,乌克兰百姓不幸成为人质。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对乌克兰内战、分裂的威胁,乌自身需要反思,引入外力能否解决国内矛盾?美欧更应扪心自问,其所作所为是为了化解冲突,还是挑起新的仇恨?其是否做好了为乌克兰之殇担责的准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