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君玉
在奥巴马极力撮合、施压下,韩国总统朴槿惠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终于坐在一起,实现了两国首脑会晤,首次打破了日韩两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尴尬局面。但从三方会谈议题及会场气氛看,日韩间的对立并未消除,坚冰并未消融,距华府期待的建立美日韩“三角关系”的终极目标更是相去甚远。
朴槿惠在整个会谈中冰冷的表情,正是当今韩日关系的真实写照,也为两国首脑能否保持继续交往蒙上阴影。在整个亚太处于空前孤立的安倍早就想凭藉美国之力,促成与韩关系的缓和,一直向朴槿惠挥舞橄榄枝,希望能促成首脑会谈。但朴槿惠自上台以来,对此伎俩视而不见,甚至在众多国际场合都力避与安倍哪怕是目光上的交集。现在三方终于坐在了一起,安倍心情十分愉悦,甚至现学现卖,玩起了韩语。岂料朴槿惠也是条有性格的女汉子,对问候头都没抬,整个会谈过程表情冷漠,连个廉价的笑脸都没给安倍留下。
四十五分钟的会谈仅限于朝鲜局势,并未涉及敏感问题,但在影响两国关系的关键问题上,双方立场依然是南辕北辙。安倍没打算改变其在歷史问题上的立场,更没打算就侵略、慰安妇等问题向韩道歉。朴槿惠显然也没计划在日方对歷史问题採取实质行动前,改善对日关系。韩方同意与日会谈,更多是看奥巴马的面子,给美一个下台阶的机会。
促成日韩首脑会谈,奥巴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心焦。根据奥巴马实施“重返亚洲”战略的最初设想,美对亚洲的“再平衡”是以美日韩“三角同盟”为基础的,通过加强与日、韩盟友的关系,实现对中国的围堵和遏制目标。但几年下来,日韩间形同陌路,“重返亚洲”战略遭遇到空前危机。
首先是日右翼把美国玩弄于股掌,借美之力挑起与中国的争端,进而图谋突破和平宪法,企图为二战歷史翻案,改变战后秩序。日已成为美在亚太的“麻烦製造者”,弄不好首当其冲会伤及华府;其次,美“再平衡”引起中方的高度警觉,增加了国防开支,加快了军事现代化;再次,日方加速復甦军国主义的企图引起韩国高度警惕,韩日不仅没有按照美方计划携起手来,反而韩与中国全面接近,中韩在半岛危机、抵制日本右翼政策等重大问题上立场一致,共同点越来越多,美若不下手,中韩可能形成某种利益同盟。最后,乌克兰危机打乱了奥巴马的战略部署,欧洲盟友对美重新“回归”的呼喊,令奥巴马不得不分出相当精力关注欧洲,惩罚俄罗斯。日韩僵局一天不破,奥巴马一天不得安宁。一旦对莫斯科的制裁,令中俄“准同盟”关系更加走近,美在欧亚两个战场将同时陷入被动。
但从未受过侵略之痛的美国,显然不能理解中韩为何如此在意日对歷史问题的立场,为何对参拜靖国神社如此反感,为何如此看重日本政府是否承认侵略、是否为慰安妇道歉等等。在此大是大非面前,美国“面子”影响力实在有限。华府应该明白,不迫使安倍悬崖勒马,改弦易辙,韩日关系就不可能向其希望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