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大公言论 > 视角 > 正文

热闻

  • 图片

英媒:随着中国人观念转变 人们转向海葬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扩张,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但实施海葬的人数仍是沧海一粟。

  英国路透社5月15日报道,原题:随着中国人观念转变,人们转向海葬 李振轩(音)101岁去世前,告诉儿子把自己的骨灰与母亲和妻子的一起撒向大海。本月一个下雨的周六,他儿子在长江口从船上将三袋骨灰迎风撒向大海。

  由于面临着人口日益老龄化、房价飞涨、土地越来越少,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劝说更多人打破传统,为亲人实施海葬。然而,海葬的风气进展一直缓慢。很多中国老年人反对,更愿依据传统与祖先葬在一起,理想地点是“风水”好的青山旁。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扩张,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但实施海葬的人数仍是沧海一粟。

  据中国媒体4月份的报道,自1991年以来在上海有超过2.8万人的骨灰撒向大海,帮助节省了8.3公顷土地。今年,上海殡葬服务中心计划组织33次集体海葬,比去年增加10次。其他几座城市也提供海葬服务,包括北京、青岛和天津。

  “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土地有限,而人口持续增加,将超过土地承受力。海葬节省资源”,将祖母的骨灰撒向大海的余轶军(音)说,“老一代人仍在乎传统,但年轻人可能认为传统不再重要了。”

  对一些人来说,成本也是个决定因素。为鼓励海葬,政府向每个家庭补贴2000元人民币,同时乘船的费用全免。相比之下,在上海,传统葬礼的花费要4万元到50多万元。

  如今在越来越城市化的中国社会,很多人正努力调整以令一些传统保持活力。将妻子的骨灰撒向大海的赵先生说,海葬能简化每年清明节的祭祀,“重要的是将亲人记在心里,无需展示给别人看。现今孩子们都忙,工作压力大,他们没时间到墓地去扫墓,在家里纪念就够了。”(陈一译)

  • 责任编辑:铁言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