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也是香港前进的动力。在香港回归祖国17周年的大日子,身兼中央港澳事务协调小组副组长的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昨日在人民大会堂,与近2000名香港青年学生欢聚一堂,共度佳节。在会面过程中,李源潮副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香港青年,并提出了“三点期望”:
一、学习中华文化,继承爱国爱港传统:中国五千年歷史创造了灿烂中华文明,香港同胞向来有爱国爱港传统,希望青年人把自己个人命运和祖国、香港命运连在一起。
二、抓住时代机遇,努力创业、创新、创优:每代青年人机遇不同,这一代最大机遇是中华民族伟大復兴,希望青年人能成为有用人才。
三、加强法治意识,做香港繁荣稳定维护者:香港回归17年,总体维持了繁荣稳定,而“一国两制”、繁荣稳定的最重要基础是基本法,香港正按基本法推动政改,希望青年能提高法治意识,支持特区政府依基本法和人大决定推动政改。
准确理解思考“三点期望”
对于第一点期望,其实不难理解。因为香港同胞和内地人民,同心同根,同呼吸共命运。特别是在回归后的17年间,如果没有祖国作为坚强的后盾,香港也就不可能顺利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当然,香港在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的同时,也对谋划和推进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正如李源潮副主席所说的:“希望香港的青少年,能够学习中华歷史文化,继承爱国爱港传统,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香港的命运,连繫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中国梦’中和‘一国两制’的繁荣稳定的‘香港梦’中,实现自己个人的人生梦想。”
至于第二点期望,与香港每一位青年学生更是息息相关。“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香港青年人要抓住时代机遇,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努力做到“创业、创新、创优”。
对此,李源潮副主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青年时候要读完万卷书,恐怕很难,但如果青年人在进社会之前能走万里路,是一个很好的经歷。他还以上世纪80年代自己在復旦大学组织国情考察的经歷,表示当时的见闻和讨论,如今仍然歷歷在目,相信香港青年这次访问也会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有所思,在人生歷史留下难忘记忆。
接下来的第三点期望,也值得香港青年人深切反思。在特区政治越来越高气压,越来越步入激进的误区的当下,对于初生之犊、热血方刚的青年学生来说,如何在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同时,也能够自觉维护法治这个香港重要的核心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可惜的是,在过去一两年内,以学民思潮和学联为代表的青年激进组织,一再挑战法治的底线,不仅明日张胆地参与到“佔中”及“公投”的违法行动中,而且带头冲击政府总部、立法会与特首办等权力机关,充当激进反对派的急先锋和烂头蟀,令人汗颜,也使得有识之士对香港的未来忧心忡忡。
李源潮副主席适时地呼吁,香港青年要提高法治意识,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有序推动政改。正正是因为看到了本港的政治争拗令部分青年感到困扰,虽然期间有不文明和粗暴情况,但并非主流,相信会日渐消减,目前政制发展正向好的方向发展,讨论愈来愈清楚及理性。
体验国家最高政治生活
人民大会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与办公所在地。在教育局长吴克俭及全国人大常委范徐丽泰的带领下,近2000名青年学生踏足人民大会堂,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考察,更是一种对最高政治生活的体验。
先贤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当前,无论是祖国还是香港,既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作为未来之希望的青年人更要有远大抱负,以及锲而不捨、驰而不息的奋斗精神。一言以蔽之,为了国家实现民族復兴的“中国梦”,香港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我们的青年学生一定要牢牢记住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提出的“三点期望”:继承爱国爱港传统、抓住时代机遇、增强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