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朴槿惠。
7月3日至4日,习近平主席将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不仅在中韩各界引起热切期盼,全球媒体也高度关注。
深化中韩关系重要一步
中韩两国于1992年8月建交后,双方关系发展曾以20年贸易额增长50余倍的速度令世界称奇。中韩新领导人就任后,两国关系再次呈现积极发展势头。中国外长王毅说,“今天的中韩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关系已经站到了很高的起点上”。
去年朴槿惠总统访华后,中韩合作关系不但在经济领域继续保持超出地区水平的增长速度,在社会人文交流和就地区事务合作等方面也迈出新步伐。根据两国首脑达成的共识,中韩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一届中韩国家政策研究机构联合战略对话成功创办。中韩公共外交论坛和中韩媒体高层对话论坛各举行了两届。此外,以中国主管外交事务的国务院负责人和韩国总统府国家安保室长官对话机制的设立运行为标志,两国在地区安全事务方面的磋商协调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对韩国的回访有理由被期待为中韩战略合作的新加油站。有消息预测,此访可能宣布中韩启动海域划界谈判以及双方在防务和军事领域的新交流举措。而在经贸和人文领域,如果已谈了十轮的中韩FTA谈判能有最终结果、为适应中韩公民往来不断扩大现状能推出便利化措施等,也都会成为开辟两国关系新局面的新标志、新动力。
正确解读习主席访韩
在上述关注之外,还有一些期待则与第三国有关。特别是韩国的一些媒体评论和学界分析,习主席此访打破了以往中国新领导人总会首先访朝的惯例,认为这是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调整的表现,也是藉机向坚持拥核立场的朝鲜发出强硬信号,今后中国在半岛南北之间,将更加倾向韩国。
这种解读也许反映了一部分韩国舆论希望借访问显示的中韩“共助”对朝鲜施压,其实这种心态有失偏颇。从中国角度讲,中国不会选择在半岛南北间用厚此薄彼的方式宣示自身立场,同朝韩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实现对半岛政策目标,包括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重要前提。
从韩国角度看,加强同中国关系不应该期待中朝关系必然相应疏远,推动朝核问题解决与中朝关系发展、韩朝关系改善并不矛盾。近年来不时能听到“中朝应该回归正常国家关系”的呼声,其实习主席根据中国外交安排首访韩国,不正是走出冷战后东北亚国家关系的应有常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