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大公言论 > 视角 > 正文

热闻

  • 图片

施君玉:不速之客造访 各方皆恐慌

安倍的尴尬又岂止是在澳洲。安倍按图索骥,开展“地球仪外交”,几乎跑遍了全世界,除极个别国家为一己私利,对日“反华包围圈”有所回应外,绝大多数国家不相信“中国威胁”,更无意加入其牵头组织的反华同盟。安倍丢了“银弹”,不仅未换回支持,反而令全球产生恐慌,越来越对这位不速之客的造访保持高度警惕。

  七月一日,日本通过修改宪法解释决议案,正式解禁了集体自卫权,七月六日,首相安倍便又踏上外访之路,开启了对新西兰、澳洲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三国的大洋洲之旅。同歷次外访一样,安倍所到之处都离不开其传统的“三件套”:“银弹”开路,“中国威胁”助力,“积极和平主义”压轴。唯一有些许新意的是,由于是在日解禁后首次出访,安倍的“三件套”中多了点“调料”,要为解禁作辩护,令“积极和平主义”有了点新内容。

  对安倍来说,这点多出来的东西,不知是福还是祸,至少要费许多口舌去说明,去辩护,还不知谈判对手是否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但对受访国而言,安倍显然是一位难缠的“不速之客”,其越辩解就越说明心虚,联繫到日本否定侵略歷史的固有立场,有关国家有理由对安倍来访的动机表示怀疑。

  澳洲,是安倍大洋洲之行的最重要一站。安倍尚未抵达,澳方便有意撇清,欲与安倍保持一定距离。特别是在解禁、“围堵中国”等诸敏感议题上,澳先下手为强,抢先表明观点,防止被误读、被利用。

  澳洲外长毕晓普日前在接受採访时表示,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令中国等不安,日方须阐明此举的动机、公布更多详情,加强透明度,这是纾缓中日紧张关系的关键。同时,毕还表示,日澳加强安保合作,并非要重新组织澳、日、美、印“四国同盟”,澳洲无意遏制、围堵中国,区内国家应加强合作,确保和平稳定。尽管在美、日纷纷拉拢澳洲开展军事合作背景下,澳洲不便把丑话说得太明,但澳外长的谈话已传递出,澳对日解禁心存疑虑,澳不会加入日本致力推动的围堵中国的“包围圈”。安倍人未到事已败,“三件套”中只剩下“银弹”了。

  安倍在抵澳前又一次抛出中日对话的烟幕弹,甚至假惺惺地称中日两国之间“密不可分,日方一直为中国打开对话大门”。每当中日关系激化,安倍总是适时摆出对话姿态,试图把责任推给中方。但安倍在提出对话时,不知是否过了脑子,在对话中谈什么,是让中方听取二战时“大东亚共荣圈”是造福、解放亚太人民的胡言乱语,还是让中方相信确实不存在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问题异端邪说,或者是说服中方放弃钓鱼岛主权、支持日方解禁集体自卫权、支持安倍復活军国主义。稍稍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空对空地抛出无条件对话,安倍的把戏太过小儿科。

  中方立场态度十分明确,对所有爱好和平并致力推动地区安全稳定的人士,中方对话谈判的大门是一直打开的,这一大门永远不会为那些贼喊捉贼、四处煽风点火、恶意挑衅的军国主义者开启。

  安倍的尴尬又岂止是在澳洲。安倍按图索骥,开展“地球仪外交”,几乎跑遍了全世界,除极个别国家为一己私利,对日“反华包围圈”有所回应外,绝大多数国家不相信“中国威胁”,更无意加入其牵头组织的反华同盟。安倍丢了“银弹”,不仅未换回支持,反而令全球产生恐慌,越来越对这位不速之客的造访保持高度警惕。

  • 责任编辑:铁言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