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与埃及实权人物、军方领导人塞西举行会谈并祝愿后者竞选总统成功。
2月中旬,被认为将参加总统竞选的埃及军方领导人塞西抵达莫斯科,开启了对俄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塞西自埃及前总统莫尔西下台后第一次外访,是俄埃两国关系“一次歷史性突破”。那么,塞西此举又透露出埃及怎样的外交信号?
俄埃关系升温
访问期间,塞西与俄总统普京进行了会晤,并出席了俄埃两国外交部长和军事领导人“2+2”会谈。有消息称,俄埃草签了价值约30亿美元的军购合同,俄罗斯将向埃及提供现代化防空系统、米格-29战斗机、米-35直升机等武器。据报道,合同将分两批次执行,第一批次将在今年年中前执行。此外,两国军方领导人讨论了扩大代表团往来、举行联合演习、在俄国防部高校培训埃及军人、扩大两国海军和空军相互协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等议题。而塞西此行最大的惊喜,则是普京对他参选埃及总统表示的支持。普京对塞西表示:“这是一个十分负责任的决定,我以自己及俄罗斯人民的名义祝您成功。”并表示,“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局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埃及的稳定。我认为,您凭藉自己的经验能调动支持者,调整好与埃及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截至目前,塞西还没有正式宣布参选总统。但大多数埃及人都认为塞西会参选总统,并将赢得大选。不过,作为外国领导人,普京在塞西宣布参选总统前就对他表示支持,非常罕见。可以预计,随?埃及的外交政策更加灵活,埃俄关系将得到迅速发展,合作水准也会大幅提升。
美埃关系遇冷
埃及政府长期坚持“亲美政策”,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坚定盟友”。作为交换,美国每年向埃及提供巨额援助,包括向埃方提供坦克、飞机、直升机、导弹等武器。去年7月,塞西作为埃及军方领袖,一举推翻莫尔西政权,建立由军方掌权的“临时政府”。美国随后宣布“重新调整”与埃及的军事关系,暂停对埃及的部分军事和经济援助,埃美关系因此陷入紧张局面。
另一方面,在动乱漩涡中挣扎的埃及人民,在轮番尝试过许多“药方”后,暂时选择了能稳定局势的军方统治。但美国和欧洲对于有?军方背景的塞西竞选总统,却颇有异议。更令埃及方面失望的是,美国务院在2月12日表示,美国不认为穆兄会为恐怖组织,并继续与穆兄会保持接触。此举被视为公开反对埃及临时政府的决定。在这一背景下,埃及再度牵手俄罗斯,以消减美国援助减少带来的压力。
外交政策再平衡
塞西访俄代表了埃及外交政策的一个新动向,即在一定程度上疏远美国,转向俄罗斯求助,但这并不意味?俄罗斯获得了新的战略盟友。一方面,埃及与欧盟、美国等国家仍保持?重要的贸易关系。据欧盟委员会统计,2004年以来,欧盟与埃及双边贸易额增长了一倍,在2012年达到歷史最高水准(23.9亿欧元),佔埃及对外贸易总额的23.4%。而美国是继欧盟和中国后,埃及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市场,其对埃及的经济影响也不容小觑。仅从经济角度来看,埃及就不可能一边倒倾向于俄罗斯。
另一方面,在军方掌权问题上美国虽有抵触,但态度却又十分暧昧,这也让埃及“馀情未了”。早在去年埃及军方发动政变之时,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就公开表示,美国对埃及军方发动政变表示默许。有的美国评论也认为,美国暂缓部分对埃援助的力度相对温和,象徵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尽管美方大肆宣扬所谓的民主,但只要符合美国利益,谁上台都一样。对美国而言,塞西再怎样也比原教旨主义色彩浓厚的穆兄会可靠得多。
总的来看,面对中东地区复杂的国际形势,埃及只是转而寻找一种更加平衡的外交政策,使得埃及不仅在非洲及中东地区,且在美俄等大国之间都不会顾此失彼。正如埃及外交部发言人所说,此次塞西出访莫斯科并非“针对任何一方,而是为了埃及在建立伙伴关系方面实现多样化”。
作者为原中国资深外交官、驻外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