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社交网络的“月球车玉兔”微博曾经提到:它出现故障后,“师父们都在使劲想办法,觉也不睡了,听说他们的眼睛也越来越像兔子了……”
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叶培建,就是玉兔所称的“师父”之一。谈起微博中的玉兔,这位科学家脱口而出:“它是大家的小宝贝!”
叶培建说,玉兔在微博中展现的是一个很细腻、很人性化的小宝贝形象,让很多不了解航天知识的人很容易地就接受了它,觉得它真是一隻可爱的小兔子,喜欢亲切地调侃它,“说情人节到了,来会情人啦,元宵节到了,来吃元宵啦,把它当成‘小宝贝’来对待。”
两个多月前,即将随嫦娥三号踏上探月之旅的玉兔号月球车在新浪微博开通了名为“月球车玉兔”的帐号,这隻兔子自称是一个男孩子,用“我”的口?讲述“亲身经歷”的探月歷险和科普故事,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科普要善用新兴媒体
今年1月25日,月球车出现故障的消息传来,玉兔微博上一句“啊……我坏掉了”令网友“泪奔”;2月13日,玉兔甦醒后,微博上一句“HI,有人在吗”,令网友们欢呼,有人形容“兔醒普奔”。
“我们从来没有想到用这种方式来普及科学知识,把重大的航天科技活动用这种轻松的方式让大家来关心,非常有意义!”叶培建说。
他认为,玉兔微博提醒科学工作者,在新媒体时代,科普不应只是在博物馆中进行简单的图片展示和互动,而是要善于利用新兴媒体、3D影像等技术使复杂的科学知识人性化,能够愉快地被人接受。叶培建亦表示,微博发布的内容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基本上是准确的。
“我向来认为,科普活动是很必要的,中国的航空航天计划应该不止是国家牵头,应该吸引个人和社会更多地参与进来。”他说。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