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大公报纸 > 报纸新闻 > 正文

热闻

  • 图片

百贤基金育中日青年领袖

  香港百贤教育基金会日前在北京发布“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计划”。百贤教育基金会由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曹其镛斥资一亿五千万美元设立,希望通过在合作高校设立奖学金,增进亚洲各国,尤其是中日优秀青年学生的友谊,在全球范围内培养未来亚洲领袖,为中日友好往来,乃至亚洲各国往来与世界和平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国际环境。奖学金计划发布会本月六日在北京香港马会会所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及各界知名人士逾百人出席,对百贤基金的远见及承担均表示赞赏。\大公报记者步潇潇:文\大公报记者周少城:图

  上世纪60年代,曹其镛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接受本科教育并成为“亚洲文化会馆”的首批住宿生。青年时代的经歷令他深入了解日本,感受到中日关系的积极与善意。但如今中日关系的脆弱性和波动性令他深为关注。

  “日本不能忘掉歷史,中国应该尽快忘掉歷史。”60年代时任外交部长陈毅对中日关系的此番註解让曹其镛印象深刻。

  冀中日青年相互理解

  曹其镛坦言,从40岁开始,自己就希望为增进中日青年间的友谊做一些努力。但直到年逾古稀,才真正有能力付诸实践。2010年,曹其镛在中国的五所大学里创办“亚洲青年交流中心”,兴建宿舍安排中日学生一起入住,共同开展课外活动,促进沟通与理解。此后,他将自己的愿景扩展到培养下一代亚洲领导人。为此捐资1.5亿美元设立“百贤教育基金会”和“百贤亚洲研究院”来推动“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计划”,并获得了香港和日本两个核心群体的支持。

  “青年是中日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曹其镛期待,随?奖学金计划的展开,一大批既了解当代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政府体制特徵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又具备参与、倡导公共事务治理实务技能的领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选拔学生?重领袖潜质

  在奖学金计划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前香港特首董建华高度评价了“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计划”的社会意义。他认为,亚洲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各国利益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亚洲各国,特别是中日两国,能否相互了解与合作、睦邻友好,关乎亚洲未来,也关乎世界的未来。其中,青年一代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以及相互合作尤为重要。“在许多年以后,当一批批奖学金获得者在各自国家成为政治、经济及各方面的领袖,我们会体会到这个项目为亚洲和平、繁荣做出的重要贡献。”董建华说。

  目前,百贤教育基金会已经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日本的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一桥大学等六所高校签订了协议。根据合作协议,执行项目的高校将连续3年开设“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计划”,每年从六所高校中选拔100名学业优秀、诚实正直、具备领导潜质的学生到对方的大学就读。入选的学生可享受每年2.5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首批奖学金的招生工作现已开始,奖学金的获得者将由各个学校独立进行选拔。百贤亚洲研究院院长吴家玮教授强调,选拔标准由合作大学自行拟定,但选拔不会单纯考量学生的学术能力,亦不会进行专业的限制,将更?重考察学生的精神气质,是否具备成为领袖的潜力。

  “当享受奖学金计划的学生成为领袖的那一天,可能我已经看不到了。”曹其镛说,奖学金计划不可能立即见效,自己所能做的只是播下种子,为中日青年提供条件和环境,让他们建立长期的友谊,来日在亚洲各地起到领导作用,推动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友好合作。

  异地求学彼此融合

  发布会上,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校长镰田薰,以及多位日本企业家来到现场,对奖学金计划表示支持。“有能力、有勇气又有机会做有意义的事情非常幸福。”曹其镛表示,自己投身这项慈善公益事业,更大的意义在于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实业家能够加入到支持亚洲青年发展的民间交流工作中。

  吴家玮说,“我们会让中日学生组成小组,一起学习、讨论、合作完成专题研究,逐渐成为朋友,他们即使打架也没关系,这也是彼此了解的过程”。核心大学还会安排学生在同一宿舍住宿,共同生活

  据悉,六所核心大学将各自获得10至20个奖学金名额,其馀20%的名额将分配给其他有意加入计划的学校,并将扩展至韩国、新加坡等其他亚洲国家的顶尖大学。

  吴家玮说,与其他奖学金比较,百贤奖学金的最大特色是不仅资助学生的学业,更会关心得奖者的未来,为他们提供未来发展的平台,有机会加入政府机构和大企业工作。

  • 责任编辑:大公网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