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火箭军官兵在接受战斗精神教育/资料图片
【大公报讯】一场大雪为大山穿上厚厚的白衣。新华网记者下了火车,驱车5个多小时,才来到深山半腰,来到驻守在这里的火箭军某导弹旅技术一营阵管连。
战略导弹部队的阵管兵被誉为“国宝守护神”。中尉连长张冬说,我们担负守卫导弹、呵护导弹的重任,任务特殊,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容不得半点差错。
这个连队地处深山密林之中,离营部和旅机关有100多公里。官兵们每天除了在阵地执行任务,只能蜗居在山坡上狭长的营区里,虽然各种硬件不断改善,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他们仍面临关节风湿病等困扰和毒蛇野兽袭击等危险。
虽然每天与导弹相伴,但和发射分队的官兵们相比,阵管连官兵与导弹见面的机会却很少。上等兵胡艷飞虽怀揣当导弹发射号手的梦想参军入伍,但同样珍惜与导弹朝夕相处的机会。“每当从视频中看到自己守护的导弹飞向蓝天,都倍感自豪。”胡艷飞说。
中午,连长赵东带领警勤小队踏蚇n雪向茫茫大山进发,执行巡查任务。官兵们每次巡查的30多公里山路,顺利的话最少要走上大半天。走的说是山路,其实是战士们长期踩出的一条野路。
二级军士长徐德煌入伍21年,被大家誉为“兵王”。这位精通阵地管理所有专业的老兵,先后解决了阵地管理中出现的大小问题上千个。在他宿舍的柜子里,摆满各种电气化、机器原理等方面的书籍。“现在导弹阵地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要不抓紧充充电,就会跟不上。”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