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该是“反思节” 尊重才是给女性最好的礼物

2013-03-08 10:25:00  来源:华声在线综合

  “男女平等”(漫画)

 “男女平等”(漫画) 

  新闻解读

  三八节更该是一个反思节

  三八节,其实更该是一个反思节,盘点一下妇女权益哪些还没兑现。如果能够通过三八节促使妇女权益的增进,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三条规定,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妇女节放假三成受访女性表示没听说过。连妇女自己都不知道这天可以放假。如果遇到企业不放假,谁来帮助争取?

  妇女享受不到正当权益的何止是放半天假?据了解,妇女职工生育保险“保”得太少;毕业招聘“仅限男性”、招收女性要求“5年内不能结婚、10年内不得生育”、流水线上女工月薪比男工低200元……女性就业歧视现象比比皆是;妇女在怀孕期、产期、哺乳期、经期所应受到的保护还很薄弱……

  中国在20国集团的“女性生活适宜度”评估中仅排名14,因性别歧视而存在大量选择性堕胎行为,致男女性别比畸高,重男轻女依然较严重。

  在国家层面,保护妇女权益的措施应越来越多,制度应越来越完善。只有这样,三八节才能成为妇女充分享受权益的庆贺节日。(广州日报文/郭文斌)

  尊重,才是妇女节最好的礼物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千百年来,全世界妇女为了寻求解放和自由,不屈不挠地和世俗抗争,终于在21世纪的今天,迎来了妇女权益保护的灿烂曙光,中国妇女也在维护自身权益的道路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妇女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如果说保护妇女,呵护女人还需要我们做些什么的话,那么,尊重才是呵护女人最好的保护伞,尊重,才是妇女节最开心和最好的礼物。

  女人的家庭角色到底应该是什么,是像过去的传统一样奉行男主内女主外,还是应该奉行女主内男主外,走两个极端显然都行不通,最好的办法就是中庸之道,让男人和女人的家庭权利实现平等治家,而不是恪守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让女人成为家庭的附属物而不是真正的主人,尊重的前提是理解,一个家庭,对女人的理解有多深,有多高,尊重女人的家庭氛围就有多浓厚,母亲、妻子和女儿就能够得到尽可能多的欣赏和宠爱。

  职场上的女人,如同一道姹紫嫣红的充满生机的风景线,一位位职场女强人让我们见识到了妇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工作改变地位”的不懈努力,工作着的女人不仅是美丽的,更是成功者,但是,就业的性别歧视以及同工不同薪的区别对待依然像一块石头压得职场女性有些喘不过气来,另眼相待,不把女人当成和男人一样的生产力和活跃因素,就是不尊重职业女性的典型表现,只有放下身段的恭敬和尊重,女性才能在职场焕发无比的创造力。

  女性从政,既是妇女解放,体现妇女社会价值的需要,也是保障妇女权利的应由之路,但是女性从政步履维艰,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女性在各级领导岗位上数量相对较少的原因”依次分别是女性家务负担重(占64.9%)、对女性的培养、选拔不力(占63.1%)、社会对女性有偏见(占58.8%)、家人不支持女性当领导(占24.3%)、女性能力比男性差(占13.4%)、女性不愿当领导(占11.2%)以及女性不适合当领导(10.9%)。该结果与全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调研基本一致。说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干部选拔机制和社会文化偏见仍然在起主导作用,女性参政的外部环境因素与民间舆论、社会心理密切相关,男性的社会角色和女性的家庭角色的传统政治文化影响,对男女从政性别角色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女性的人生价值无非来自家庭、职场、社会和官场,不论是女人扮演哪个角色,都需要获得尊重,而尊重女人重要的在于做而不是说,尊重女人不仅需要宏观上的政策导航,更需要微观上的尽心呵护,还要体现出能够让全社会容易触摸和感受得到的诸多细节,尊重女人,是男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彰显男人包容心的体现,获得足够的尊重,每个女人都是中国丽人,有了尊重感的中国女人,会展现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和自在,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惊艳于中国,美丽在中国。(华声在线文/魏青)

  新闻观察

  男女平等是一种现实权利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我们向女性致敬,为姐妹们祝福!

  妇女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她们是家的基石,没有她们的经营与操持,一个个家庭就没有温馨与和谐;她们又是光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没有她们的智慧和汗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男女同为天地之菁英,同有无量之盛德大业,应平等相均。”对妇女的尊重程度,标识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女代表、女委员们参政议政、行使权利的身影,昭示着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妇女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妇女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受教育程度明显改善,妇女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

  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尚未根除,其影响所及,性别歧视在社会生活中并不鲜见。各个层面妇女参政议政比例总体偏低,出生性别干预屡禁不止,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时有发生,就业歧视现象仍然存在,等等。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写进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写进了政府的发展纲要,并在党的十八大上首次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对妇女而言,男女平等又是现实权利,体现为现实生活中的生育权、受教育权、健康权、发展权等各种权利。从基本国策到现实权利,我们仍要在实际操作层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基本国策,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它规定、制约和引导着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从这个角度讲,社会性别意识应当成为决策过程中必须考量的因素,即每颁布一部法律、出台一个政策、采取一项措施都要进行评估,看它是否会影响性别平等、损害妇女利益,从而建构起体现性别公正的法律政策体系,从源头上确保男女两性获得平等对待。

  我们建立了男女平等的社会制度,但要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文化认同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在全社会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这种文化以男女平等为核心,也承认和尊重性别差异;既把妇女看作重要的人力资源,创造条件让其性别优势和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也立足女性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给予她们必要的政策倾斜与保障。

  只有基本国策真正落实到公共政策的具体环节、先进性别文化得到全面的普及与认同,妇女的现实权利才能得到全面实现,男女两性才能更加平等协调发展。让我们不懈努力,共同托举起一个男女平等发展、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人民日报)

  来源:华声在线综合

责任编辑: 蓝天
大公资讯 中国 军事 言论 图片 财经 产经 金融 汽车 娱乐 明星 生活 科技 书画 报纸 香港在线 国际 社会 教育 副刊 食品 会展 宏观 体育 健康 女人 人物 历史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