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高峰时,地铁1号线上人满为患。京华时报记者陶冉摄
北京市质监局昨天公布了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未来本市地铁换乘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新标准还规定,列车运行最小间隔在2.5分钟内,地铁疏散撤离时间不得大于4分钟,新车站出口不再设轮椅升降机,而是用无障碍电梯代替。
运行
最小间隔在2.5分钟内
由于本市地铁通车线路逐年增加,客运量屡创新高,市质监局标准处联合相关部门针对本市轨道交通一些换乘站的问题、交通衔接问题、车站规模问题制定了新的标准。记者从市质监局了解到,新的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规定,轨道交通运行最小间隔将不超过2.5分钟。市质监局表示,列车间隔时间的长短反映了系统服务水平的高低,为了提高服务水平,行车间隔应尽量缩短。
【现状】
记者从地铁运营公司了解到,目前,1、2、10、5号等线路在早晚高峰时段基本是在2分30秒以内,但在平峰时段的发车间隔要大。郊区线路的平峰发车间隔在5分钟以上,随着整个路网的逐步完善,这些线路的发车间隔会逐步缩短。
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表示,目前,大部分的线路在建设中已经具备4分以内发车间隔的要求,但在实际的运营中,由于一些老的骨干线路客流压力大,早高峰时段从郊区新线路发车到市区,若间隔太密会造成客流在换乘站积压,所以在早晚高峰时段发车间隔不能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