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专家韦乐平:5G商用投资回报面临考验

  大公网3日讯(记者俞鲲 报道)中国电信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韦乐平在2017世界光纤光缆大会上对中国5G商用化部署做出估计,他强调以相对理性的预估,2020年中国可实现数百个热区对5G的商用,而大规模部署将到2022年。同时他表示,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5G商用化对运营商来说面临较大的考验。 

  

    韦乐平表示:5G商用投资回报面临考验(大公网记者俞鲲 摄)

        韦乐平表示,外界对5G的商用化预期较为乐观,但作为业内的理性预期,5G商用化步伐或不如外界预期,他给出参考数据称,根据ITU的预计,全球5G技术规范在2020年底才能完成,而中国5G的商用化部署预计2018年进行现场试验,4季度出现测试芯片和测试手机 ;2019年可在数十个城市推进预商用,当年4季度生产商用芯片手机;2020年在数百个城市热区实现商用,而大规模部署则要等到2022年。 

        韦乐平在谈及5G面临的挑战时特别提到,运营商的投资回报将面临考验。中国在4G方面的投资预计将达1170亿美金,为3G投入的1.4倍,对运营商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而对中国5G的投资预测,信通院认为,2020年至2030年的网络总投资将达4110亿美金,是4G的3.5倍,对运营商而言是难以承受的投资额,他续称,根据中国电信自身的预估,若按800M带宽全覆盖测算,投入为4G的4倍,亦是一个能以承受的投资额度。他透露,中国2008年开建3G,2015年开建4G,7年后的自由现金流为-3400亿元,简言之就是“没有赚钱”。 

        他还表示,5G的布局受国家战略驱动,5G当前是拉动投资、引领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繁荣、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同时出于竞争因素驱动,未来可能出现主动或被动的、非理性地快速全覆盖建设。而按照经济规律、市场需求和成熟度投资,2022年左右从初步商用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则较为合适,从城市热区容量站开始逐步扩展,全覆盖则是长期目标。 

      责任编辑:徐孟楠 徐孟楠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